11月4日下午,飞龙中学心理团体辅导室内暖意融融,气氛热烈。学校特邀心理专家王老师为八年级11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遇见更好的自己》主题团体辅导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深化自我认知,学会积极看待自我,提升心理素养,促进健康成长。
活动在王老师精心设计的“情绪传感器”热身游戏中拉开序幕。同学们通过非言语的肢体动作传递特定情绪,迅速打破了初期的拘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也为后续环节营造了开放、信任的团体氛围。

在“遇见更棒的自己”核心环节,王老师首先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并写下自己的喜好。“我最喜欢画画了!”“篮球是我的最爱!”“阅读让我感到平静和快乐。”……小小的九宫格上,汇集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标签。随后,王老师随机抽取部分纸条进行宣读,让同学们猜测“他/她是谁”。这一过程不仅充满了趣味和悬念,更让同学们在彼此的喜好中发现共鸣,增进了相互了解。
紧接着,活动进入更深层次的自我探索。同学们在纸上郑重地写下自己感知到的优点与缺点。当王老师抽取部分同学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匿名分享,并让大家猜测时,现场陷入了更深的思考。有同学惊讶地发现,自己眼中的“缺点”在他人看来或许并无大碍,甚至可能被理解为某种特点;而自己未曾在意的小优点,却被同学敏锐地捕捉并真诚地肯定。

针对同学们写下的负面特质或自认为的“缺点”,王老师适时引导大家进行“积极赋义”。她启发道:“有时,我们眼中的不足,换一个角度看,或许隐藏着珍贵的能量。比如,‘胆小’可能意味着‘谨慎周全’,‘固执’也可能代表着‘有主见、坚持己见’。” 这一巧妙的视角转换,如同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们学会以更积极、包容的心态看待自己,理解人性的复杂与多元,初步掌握了将“负面”感受转化为成长动力的方法。

活动的最后环节是绘制“我的优点树”。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每位同学都认领了一棵属于自己的“大树”。他们将刚才发掘以及同学反馈的优点,如同累累硕果般,郑重地填写在繁茂的枝头。有的同学写上了“善良”、“乐于助人”,有的写上了“有责任心”、“幽默风趣”,还有的写上了“动手能力强”、“有好奇心”……一棵棵独一无二的“优点树”渐渐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直观地展现了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内在资源。绘制过程中,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自豪的笑容,对自我的肯定与接纳感显著提升。

本次《遇见更好的自己》主题团辅活动,形式新颖,环节层层递进,寓教于乐。它不仅为八年级11班的同学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自我探索与深度交流的机会,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学会了欣赏自己、悦纳不完美,并尝试以积极的视角重新定义成长中的挑战。相信这次活动播下的种子,将在同学们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持续生根发芽,激励他们以更阳光、自信的心态,勇敢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不断遇见并成为那个更棒、更好的自己。飞龙中学也将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更多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活动。
撰稿:俞永悦 摄影:俞永悦 审核:盛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