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中学>>文章内容
以倾听叩开心门,用对话温暖成长
罗溪中学“家长夜校”解锁亲子沟通“心”密码
发布时间:2025-11-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侯冬

秋夜赴约,共探沟通之道

2025年10月30日晚,秋雨绵绵,罗溪中学的报告厅内却暖意融融。一场以 好好听,好好说”为主题的家长夜校活动如期而至,吸引了众多渴望提升亲子沟通质量的家长前来赴约。学校荣幸地邀请到新北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特聘专家唐小燕老师,为家长们带来一场充满智慧与温情的亲子沟通艺术课,共同解码青春期孩子的心世界,为家庭教育的困惑点亮一盏明灯。

扫除“绊脚石”,识破沟通迷障

讲座伊始,唐老师便直击痛点,与家长们一同审视日常生活中那些无心却伤人的“亲子沟通绊脚石”。她从评判类、控制类、沟通姿态类等五大类型入手,生动剖析了“批评指责”、“命令威胁”、“比较他人”等常见沟通误区。一张“中心圆大小对比”的视觉错觉图,更是让家长们深刻体会到,带着主观偏见的比较,如同扭曲的镜子,只会照出孩子被歪曲的形象,从而引发自卑与疏远。唐老师指出,真正的沟通始于觉察,唯有先识别这些阻碍亲密关系的“迷障”,才能为有效对话清障铺路。

修炼“3F倾听法”,做孩子情绪的容器

如何才能真正听见孩子的心声?唐老师带来了沟通的“金钥匙”——3F倾听法(Fact事实,Feel感受,Focus需求)。她强调,沟通的艺术首先在于“听”的艺术。通过模拟孩子受委屈、考试失利等典型场景,唐老师示范了如何先剥离情绪客观复述事实(Fact),进而识别并接纳孩子的情绪(Feel),最终探索其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Focus)。她指出,当孩子感到情绪被真正“看见”和接纳时,他们的心门才会打开。“少说多听,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这不仅是沟通技巧,更是向孩子传递“我与你同在”的无条件支持。

善用“我向信息”,让爱在表达中流动

在教会家长如何“听”之后,唐老师进一步指导家长如何“说”。她倡导用“我向信息”替代指责式的“你向信息”。通过“事实+感受+需求”的公式,将对抗性的指责转化为自我感受的表达,从而引发孩子的共情而非抵触。

课堂终结,行动伊始:从“倾听一刻钟”出发

讲座的最后,唐老师发出了温暖而有力的“行动号召”。她鼓励家长们当晚回家后,就从“给孩子全神贯注的5分钟倾听”开始实践,并倡议每个家庭建立“倾听一刻钟”的固定活动,让真诚的倾听成为家庭的新常态。

整场讲座干货满满均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家长们频繁举起手机,共鸣之处互相点头,无不彰显本次讲座的成功。课后,一位妈妈说:“唐老师所讲的内容真是非常实用!今后在与孩子沟通时,终于有了明确的‘方向’,不再盲目焦虑了!” 次家长夜校,不仅帮家长解锁了沟通新技能,更让罗溪中学的家校共育多了一份温度。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