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走近大师 走进儿童
与成尚荣先生面对面
发布时间:2019-09-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丽萍

  “智慧是种整体品质, 它在情景中诞生和表现,以美德和创造为方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敏感和顿悟为特征。”

  “教育科研的最高原则是道德。”

  “学校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栖息地。”....

  这一句句闪耀着智慧的话语的创生者便是成尚荣先生。

1.JPG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校有幸邀请到了成尚荣先生和吕林海博士来校指导课题,两位专家对我校申报课题的名称、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等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当天下午,老师们也有幸能与成尚荣先生面对面进行沙龙互动。在教师发展处解丽主任的主持下,沙龙研讨精彩而又热烈,充满笑声的会场不时有思想的火花碰撞……

  正如成尚荣先生自己说的那样,他是“一个像老人的孩子,亦是一个像孩子的老人”,所以他始终站在儿童的立场去发现、思考问题。他总能从那些看似简单、普通的现象或命题中,捕捉到新的话题与探讨空间。他的博闻强识、旁征博引无不让人肃然起敬、心悦诚服。

  14.JPG

  沙龙过程中,成尚荣先生为老师们深情演绎了陶行知的《教师歌》,并对诗歌进行了精彩的诠释。

  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发现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发现了你的小孩。

  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了解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了解了你的小孩。

  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解放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解放了你的小孩。

  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信仰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信仰了你的小孩。

  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变成一个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变成了一个小孩。

  一个多小时的沙龙对话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觉得意犹未尽,每一位老师的心中也都种下了进一步开展儿童研究的种子。儿童就在教育中央,需要老师们不断发现,教育就是一个读懂儿童的过程,只有你读懂了儿童,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

  徐校长在活动总结中表达了对成尚荣先生的敬意,指出求原教育的根本就是要读懂儿童,也代表全体老师表达学习的感受。一场互动沙龙,坚定一份师者的情怀。井小的老师们将跟随成尚荣先生的步伐,真正站在儿童立场,做一名优秀的儿童研究者、教育者。

16.jpg

                                                                                                                    撰稿:朱丽萍

                                                                                                                    摄影:张志芳、曹明娥、居士顺

                                                                                                                    审核:李志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