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变“延学”为“研学”,让学习生长真实地发生
发布时间:2020-03-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章丽红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仅仅在一个孤立的学科领域中教育学生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在情境中学习,超越学科界限联结各种学习,在各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将各个学科中学到的内容整合起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促进学习者大脑的发展,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整合,奠定学习者心智自由的基础。

  ——《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夏雪梅 博士)

  在“停课不停学”的延学期间,百草园小学将学习的视角延向项目化学习,从关注学情到关注学习素养,以疫情为问题,以疫情为学材,精心设计了“病毒来了,我不怕!”为主题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变“延学”为“研学”,围绕开学后学生如何在校园内展开别样的校园新生活等话题,从单科走向综合,从知识获得走向探究体验,在真实的情景中解决问题,让学生更具有科学的眼光,人性的温暖。

  创设情境,架构研学内容

  什么是学习素养?在不同情境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素养”,对情境的学习力和应变力是素养的核心,素养在情境中形成、抽象、迁移、转换。因此,项目化学习强调创设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在情境中对问题展开探究。围绕“疫情“,学校进一步清晰该项目的培养目标与价值追求,分层架构了不同的学习情境与研究内容。

  转变视角,变革学习方式。

  学习素养的本质是心智的灵活转换。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唯有帮助他们成为自我学习者,并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让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因为学习不是被动、机械地习得现成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孤立地训练各种认知能力,而是在探究性实践、调控性实践和社会性实践中获得生长性经验,再迁移创造性运用的过程。为此,学校围绕项目化学习的要义进一步深化“综合性”的内涵,提升“查阅与分析”、“观察与体验”、“创意制作与表达”等关键能力,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查阅与分析——注重自主性。在入项活动中,同学们需要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查阅,同时学会使用书籍、网络媒体等工具。通过阅读理解资料的内容,并学会对相关资料进行有向的整理与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被动地跟着学变成了“我需要学习什么“,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在提升。

  观察与体验——注重实践性。项目化学习要锻炼和培育的是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的灵活的心智转换,是一种包含知识、行动和态度的“学习实践”。这样的实践意味着学生要像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工程师、作家、数学家那样,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持续地观察与探索、回应。

  创意制作与表达——注重开放性。项目化学习中关于研究成果的创意制作与表达,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提供了可能性。这些成果不是为了展示精致而美观的作品,而是要展现学生对所研究的主题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全程评价,促进多元生长

  项目化学习中的评价是多元且丰富的。需要运用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策略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方法来促进学生真正投入学习。

  学习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通过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情境实现了核心知识的再建构,用高阶学习包裹低阶学习,将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引导学生将当下的读书与做事、做人建立关联,将校园生活与未来个人生活、社会实践建立关联。百草园小学将借助项目化学习在课程改革、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面继续做更深入的探索。

  (撰稿:章丽红)

640.webp.jp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