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停课不停学 成长不延期
发布时间:2020-04-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章丽红

  春暖花开,清风拂面满目新。新的学期终于在全社会的多方努力下开启了,4月11日下午,百草园小学的老师们欣喜地再次汇聚在学校报告厅参加新学期第一次校本培训。

  “疫”路研修  宅家不停学

  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文件精神指引下,延学期间学校精心打造了教师的线上研训方案,指导老师们多方研修,做一位善关爱的老师、做一位善学习的老师、做一位善研究的老师、做一位善实践的老师、做一位善反思的老师。期间,刘璐、王维益、王玉婷、戴秀干、袁博、陈丽梅、任梦婷7位老师分别围绕高阶思维、深度学习等教改热词进行了每日一读的在线导读分享,老师们也撰写了学习札记、心得进行交流。为了帮助教师实现“线下研训”到“线上研训”的融合和迁移,本次校本培训中,戴秀干、陈丽梅两位老师再次带领大家徜徉在书海中。

  戴秀干老师带领大家学习的是《项目化学习设计》,这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夏雪梅博士和她的团队经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索总结出来了一些关于项目化学习的宝贵经验。戴老师从什么是学习素养视觉下的项目化学习说起,到为什么要做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要做哪些,还谈了自己通过阅读本书对项目化学习的思考:教育是为了有更好的世界。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世界的建设者,他们需要从当下汲取智慧、积累经验、掌握技能、塑造品格、提升能力。今天我们的教育其实是在引导每一个孩子,如何更好地认识世界、走进世界、改造世界,项目化学习设计是我们能帮助孩子的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

  项目化学习是当前全球教育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学校申报的常州市高品质项目《博物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践》的主要学习方式。为了深化研究,精准实施,学校在前期围绕项目化学习成立了项目组,还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吴刚平教授来校和项目组老师们进行面对面的深度对话。在“幸福年”寒假生活导航中,以“博物研究馆”为主题,六个年级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项目学习。在“停课不停学”的延学期间,学校将学习的视角延向项目化学习,从关注学情到关注学习素养,以疫情为问题,以疫情为学材,精心设计了低中高年段“病毒来了,我不怕!”为主题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解决问题,提升“查阅与分析”、“观察与体验”、“创意制作与表达”等关键能力,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戴老师的此次导读,让老师们进一步理解项目化学习的内涵和要义,也为接下来的高品质项目展开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教师的自身修炼是一种最具活力的内生源泉。陈丽梅老师带领大家走进特级教师李志欣的《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李校长以教师成长为思考原点,结合自己从普通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从农村薄弱学校走进首都名校的切身经历,从如何缩短新手期、快速提高教学能力、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家长合作、突破成长瓶颈、提高教科研能力、处理好同事关系、走上名师之路等方面分享了自己近30年专业发展的经验与成长建议,描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地图,为青年教师快速发展指明了有效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任梦婷、刘璐、周馨宇三位老师还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分享了读书心得体会。教导处章丽红老师也借此机会,就本年度的教师发展重要节点工作跟老师们做了部署,期待老师们在新的一年中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聊聊主播那些事

  这次疫情期间,在线教育成为最大的热词。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学部教授陈丽在一次论坛中这样表示:“一个国家近3亿学生、1700万教师共同开展在线教学,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要教育事件。”百草园的老师们在这次研学期间,也成为教师主播大军中的一员,经历了不一样的教学生活。校本培训的第二板块中,各个学科的主播代表们围绕“主播那些事”展开了沙发交流。

  说起初次直播,老师们也有过“翻车”现场;对于直播内容,曾经也困惑过,体育、音乐等综合学科怎么进行授课呢?在近2个月的直播过程中,各个学科充分展现团队的力量,分工合作,齐头并进,云教学的同时云教研成了常态,大家还get到很多信息技术新技能。同时,老师们对网课带来的的问题和接下来的课堂教学面临的现状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思维碰撞。这次疫情下的网络教学战役,改变了教师的教、改变了学生的学,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育将日益深化,这必将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新的学期已经开启,新的航程必将承载着新的梦想。相信在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百草园小学的老师们定能乘风破浪,一路高歌,谱写新的篇章。

  (撰稿:章丽红   摄影:陈楚阳)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