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组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文选》校本课程编委会,并于2020年4月27日和5月11日,陆续开展了前两次的集体研讨活动,来明确编写要求,完善小组分工,开展前期编写工作。
4月27日下午,第一次研讨活动在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树人楼407室开展,会议由语文学科部部长郑玉娣老师主持,苏近娣副校长、课程教学处副主任沈国英和姚冬青,语文组老师刘超、贡荣金、李秋月等一共12位老师参加了会议。
郑玉娣老师带领全体与会老师认真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文选》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并对编委会成员进行分组,由刘超、贡荣金和李秋月担任三块建设内容的小组长。苏近娣副校长表达了对本项目的高度重视,希望编委会成员能够通过《文选》的编写,建构树人课程体系,创新校本研修方式,提升文化素养。
5月11日下午,第二次研讨活动于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成语研学中心召开,活动郑玉娣老师主持,王冬虎副校长、沈国英、姚冬青、刘超、贡荣金和组内相关老师一起参加。
作为各组组长,刘超、贡荣金和李秋月等三位老师分别介绍了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的设计大纲。从参考书目、备选词条、编写体例和思考疑惑等四方面阐述本组的准备工作。沈国英主任点评时强调要以建设目标为纲领来精选成语。郑玉娣老师从选词去烂俗、钻研有深度、助益成长这三个角度再次带领全体老师解读研习目标。最后,王东虎校长结合十九大的报告指出编写《文选》的时代意义,希望三个小组信息互通有无,整合出新,构建相对统一的体系,体现“研习”的编者意图,要求编写老师多参考文献及国家源头文件,扎扎实实地做好编写准备。
编制校本教材,有利于建设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树人课程,创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和策略,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到实处。这两次活动的开展也让全体与会老师明确了教材编制的大方向,交流讨论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从而进一步为前期工作奠基。
撰稿:吴艳,王宇姗;摄影: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