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数学专题推进,培育德泽课堂
——河海实验小学创建常州市新优质学校系列报道
发布时间:2020-05-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田甜

  5月21日,河海实验小学数学各教研组,分组开展了个性化主题教研活动。聚焦专题,培育德泽课堂。金华副校长随机参与了各组的教研组活动。

  镜头一: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开展主题为“低年级计算能力”的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分别由蒋寒蕾老师执教《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薛苏云老师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课中,两位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将计算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尝试列式、探究算法、比较异同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他们结合计算课课型模式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各具特色。

  课后,同教研组老师们进行深入交流:蒋老师教态自然大方,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环节设计新颖。薛老师将游戏活动与数学课堂相融合,寓教于乐,真正的做到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和思考中。同时,通过探讨大家共同认识到教学内容要简约而不简单,只有夯实每一个环节,完善每一个细节,才能让教学落到实处;并深刻认识到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镜头二:

  二、三年级数学组开展了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学习”为专题的学习分享,查老师从数学研究的课堂教学转化、跨学科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与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传承与发展等进行探讨。

  查老师从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自己得成为学习者,把自己教成一个会学习的人说起,从教师的“业余”讲到学生的“课外”。她始终在她的课堂中不断实践“听”、“说”的要求:手把手细致指导学生听的方法和策略。大家认识到倾听习惯与能力的培养要渗透到每天的课堂教学生活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倾听目标,教师在倾听的训练中实现和学生的一同成长;同时,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序列化的系统过程,唯有日积月累的重视与引导,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才能向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

  镜头三:

  四、五年级教研组借助网络平台,远程参与了“姚建法名师成长营”暨“多元表征”项目组的活动。殷娟老师的讲座《多元表征与数学理解》从一道道例题入手,将多远表征与数学理解的关系一一道来;刘群老师的无声微课《四连方的认识》让大家体会到了数学的有趣;罗雯娟老师执教的《认识小数》更是精彩纷呈;最后局小周志华校长的总结引领更是让大家受益匪浅。

  镜头四:

  六年级数学教研组以“数学实践活动”为主题,开展了课堂专题研究活动。蒋云飞老师上了一节生动、活泼、有趣的骨干示范课《面积的变化》,

  课一开始,蒋老师从河海小学平面图引入,激发兴趣。在探索规律这一部分蒋老师设计了举例、猜测、验证、结论的研究步骤,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把研究对象进行扩展,让学生在画一画、填一填、估一估、算一算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猜想。培养了学生分析、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蒋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当天所学的知识思考迁移,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体现多元发展价值。

  课后,六年级8位老师对蒋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议:本课能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为主线,设计科学,突出重点,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打开了同学们的思维,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无限的课堂之外对数学问题的思索。分体现了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较高的教学艺术。

  专题推进,培育德泽课堂,我们一直走在争创“新优质”的路上!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