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文言文,这对于多年执教苏教版教材,从未接触过文言文的教师来说,是一大难题。近日,万绥小学语文教研组围绕这一难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首先,金瑶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五年级下册的课例《自相矛盾》,这是由《矛与盾》提炼的成语故事,也是一则寓言故事,同学们大多耳熟能详。金老师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感性经历和已具备的知识基础来引导他们进入文言文这一新的学习领域,以降低其陌生感,消除其畏难情绪。整节课采取任务驱动式学习方式,设计了四大学习任务:读好文,明其意,晓其理,诵与讲。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收获满满。
课堂上,她耐心地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读懂文言文的方法——注释搬家、结合插图、联系上下文猜测等,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进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读熟课文之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内容,以达到读懂故事的目的。小学阶段的几则文言小故事都在浅显易懂的故事中蕴含深刻的哲理。在学生在读熟课文,读懂故事内容之后,金老师又鼓励他们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和体会,谈一谈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求同存异,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
课后,全体语文教师围绕“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怎么教”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结合课前的学习,课中的思考,畅所欲言,各抒己己。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小学阶段安排文言文的目的,应以“初步积累文言语感、初识文言常用字和大致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为主要任务”,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文言文教学中不能陷入“章句”的泥潭——逐字逐句翻译,字句落实,教法呆板单调,课堂气氛沉闷,掐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火花;而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借助课后注释理解,教师适当点拨讲解,不必逐字逐句地串讲、对译;要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熟读成诵。
总之,文言文教学要力求“趣”“味”合一、“文”“言”共生、“读”“背”并举。通过语言文字去体会人文内涵,通过悟人文内涵促语言文字训练的夯实,让“章句”与“清议”齐飞,语言共人文一色。
(图文:郑娟玲 审核:陈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