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绿意盎然,一片片新绿正铆足劲成长着。这儿一丛,那儿一簇,肆意地生长着,蔓延着,而7日下午的河海实验小学录播教室里,满眼望去,也是一抹抹耀眼的绿。新北区习作教学顾菠优秀教师培育室的成员们,齐聚一堂,畅聊习作教学。
活动一开始,培育室领衔人顾菠校长就简明扼要地向大家介绍了“自悟自构”的习作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引领大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明确研究的目标。她要求老师们清晰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教师的教学目标,在课标的基础上,多维度地解读教材,用多种手段创新教学策略。阅读和习作从来都不是割裂的,为了让学生的读更好地为写服务,老师们还应关注阅读与习作的关系,找到彼此之间的联系,唤醒儿童内心的言语本能,释放表达的天性。当然,顾校尤其提醒老师们,无论怎么实践,都要在立足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求得自主、自律、自信,努力迈入第三教学形态。
待顾校说完,老师们也依次谈了谈自己对“自悟自构”习作的初步认识和对现今习作教学主张的了解。习作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在“自我表达”之后还要“与人交流”,老师们在会场上也进行着充分地交流,她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也提出了存在的困惑,比如习作指导后,学生千篇一律的内容如何处理?要完成作前、作中、作后的教学,教学时长如何安排?农村学校的孩子缺乏生活经历,选材单一如何解决?一系列的问题真实存在于我们的习作教学中,让年轻的老师们没有抓手,难以突破。
幸运的是,今天在场上指导的名师是来自江苏省特级教师郭家海,他从高中老师的角度为年轻老师们剖析问题,解决困惑。一份题为《习作教学:“自悟自构”的理论背景与实践框架》的精神大餐,就从“自悟自构”习作的理论背景、实践框架和设计建议三方面向大家展示了一个更全面的“自悟自构”习作教学模式,让在场的老师们受益匪浅。在他的分析下,每个字都充满着勃勃生机,听着郭老师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层面分别解读“自”、“悟”、“构”,一下子拨开了我们脑中的迷雾,逐渐清晰未来的努力方向。其实,在实践中,作文三段的目标聚焦均不同,自悟自构也是各有侧重,我们要根据作文三段的逻辑层次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真正有效的教学研究都是通过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不断往返,要在原有自悟自构的土壤上长出新绿,郭老师建议要加强理论研究,完善评价指标和学习策略,考虑好语文教学12年目标与6年目标、自由习作与限制习作以及传统限制习作与情境限制习作这三组关系。在之后的研究中,我们也会认真思考,努力践行。
“自悟自构”式习作研究,长途漫漫,为了让儿童的言语生命得到发展,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信心满满。愿为之奋斗后,习作教学最终能到达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教”的理想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