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刚至,农民们忙着享受着丰收,龙城小学的教师们也忙着享受一场精神上的饕餮盛宴。9月23日下午,百草园小学的任丽芳校长作客龙城讲坛,一场题为《结构性阅读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激荡起老师们对职业生涯的思考与规划。
回溯先行者的脚步
任校长梳理了自己专业发展的时间轴,将其分为五个阶段,并坦言起落皆有时。
“快速入门期”:一次阅读教学比赛的历练让她敲开了语文教学的大门,却也一时止步于此;
“沉寂积淀期”:一纸南师大文学院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让她静心学习、沉心积淀;
“重新出发期”:一次语文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的打击让她勇于向一切机会发起挑战;
“专业定向期”:一本儿童诗教学的个人专著让她找准职业发展方向,愈行愈远;
“追寻意义期”:一个个令人艳羡的头衔、比赛名次、出版专著纷至沓来,让她在小学语文的土地上璀璨夺目……
回溯任校长的专业发展之路,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向上生长突破的力量。是的,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需要的就是这样一股“劲”。
记得低头看看脚下的路
教师一边被繁重的课务和琐事裹挟着,一边疲于应付各种人际关系,常常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任校长向老师们铺展开自己专业阅读的历程:
阅读《爱弥儿》、《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儿童精神哲学》可以形成基本的儿童观;
阅读《“新基础教育”论》、《“新基础教育”论》可以透过教育现象看清本质;
阅读《阁楼上的光》、《一个孩子的诗园》可以构建起个人特色的语文教学认知;
阅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们如何思维》、《复杂性思维导论》可以站在高位发现思维的局限。
一本本专业书籍好似一级级台阶,拾级而上,更新的是认知,指导的是实践,改变的,是学生的未来。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人生之旅是很难割裂开来的,何以面对职业与人生中的起起伏伏,在那些看似庞杂无序的阅读自有答案:
《苏东坡传》、《王阳明传》、《曾国藩传》用名人的笑泪风霜给予我们出世入世的人生态度;
《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宋史十讲》用历史长河的奔流不息教会我们“预见未来”;
《雨天的书》《白鹿原》《呼兰河传》《秋天的况味》用文学的笔触告诉我们人生自有曼妙之处;
原来,那些读过的文字就像水一样淌过心间,一齐汇成不可摧毁的人生信念,在最孤独时、最失意时抚慰着心灵。
有梦的人终会摘星
最后,任校长给予在座的教师四条“阅读锦囊”
1.尽量要读原著经典——形成意义关联
2.尽量要赋予个人价值——即使为了任务
3.尽量要拓宽阅读视野——不局限于学科
4.尽量要形成个人主张——不止“掉书袋”
职业生涯灿烂的曲线源于读书,当下读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章节都将变成未来之路上的一沙一石,一砖一瓦。
(撰稿:吕靓雯 摄影:马丽 审核:苏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