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西夏墅小学图书馆内,教育论坛如约而至,12位来自各个学科的老师畅谈着他们心中对于“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思考”的见解。本次活动由西夏墅小学课程教学处方婷老师主持,来校参加此次新优质评选的专家领导们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支架式学习——搭建思维发展的梯子
韦小露、言红芬、唐颖初、曾霆四位老师聚焦“支架式学习方式”,采用学习单、预习单、调查量表、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外显,学习单、预习单已经成为我校青藤课堂的日常化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唐颖初老师的交流中,她采用思维导图的这一学习支架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学生们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更善于表达,语言建构有了支架,表达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提升。正如邹丽琴老师说得,支架式学习,像一个搭梯子的过程,每一步“阶梯”的设计都要确保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
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思维发展的机会
朱华冬、金莲、王瑛三位老师聚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从合作分工、合作要求等方面进行交流。王瑛老师的交流,让大家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我要合作——激发内生力;我会合作——激发生长力;我爱合作——激发兴趣力。“基于什么来设计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当主持人方老师抛出这一问题,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共性的认识:设计开放、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困难点的合作学习问题。
线上线下融合学习——拓宽思维发展的平台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方式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杨芸佼老师通过一位学生的成长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线上学习的优势。恽彩虹、刘新怡两位老师利用线上打卡的学习方式,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学习的坚持。
论坛快要结束之时,每位老师用一句话总结了收获:“学习方式的转变,带来孩子的华丽转身!”、“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思维飞扬!”、“好的学习方式,会让孩子变得更健康!”……这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正是学校教师对“核心素养视野下学习方式的转变”的畅想。
最后,常州觅渡教育集团觅渡桥小学吴毅校长对论坛进行了点评,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从论坛中,看到了一群自信、善思的青藤教师。希望大家对“为什么学习”这一问题,再做深入思考,吴校长还强调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储备。
一次交流、,展现教师智慧的火花;一次对话,展现教师思维的碰撞。我们将以“新优质验收”为新的起点,对话生长,探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新方向!
【撰写:方婷 摄影:十里影视 审核: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