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类文视域”研要素 “简要复述”软着陆
记常州市金玉名教师室工作第二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巢肖琴

  12月8日,一个冬日的寒意已经渐渐爬上枝头,揉进冷风的日子,却难以磨灭常州市金玉名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的教研热情,在工作室领衔人——江苏省特级教师金玉老师的带领下,成员们齐聚钟楼区花园第二小学,围绕“类文视域下单元语文要素的整体解构和课堂转化”这一主题,开展工作室第二次集中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特邀常州市教科院朱洁如老师莅临指导。

  一、整组展示,生动课例演绎单元要素

  赵亚波、巢肖琴和胥亚杰三位老师聚焦四上第八单元,从单元语文要素的整体解构和课堂转化出发,为我们带来了三节精彩纷呈的课。赵亚波老师执教《王戎不取道旁李》,将朗读、理解大意、讲故事贯穿教学,逐步推进,读而有法。消融了学生和文言之间的隔阂。巢肖琴老师执教《西门豹治邺》,以表格为支架,以方法为手段,以类文阅读为拓展,落实简要复述这一单元核心要素。胥亚杰老师执教的《故事二则》则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简要复述基础,不仅复习强化的简要复述的能力,更是考虑到统编版教材前后关联的特征,适当引入五年级创造性复述的要求,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深度研讨,激情碰撞闪耀思维火花

  随后,三位执教老师分享了自己上课的心得体会。工作室领衔人金玉老师主持成员进行深度研讨。天宁区雕庄中心小学赵金龙,溧阳市实验小学杨皓等老师从“类文视域下单元语文要素的整体解构和课堂转化”这一主题出发,就三节课行了深入交流。研讨过程中领衔人金玉老师通过追问、质疑、点化等方式组织全体成员进行互动交流,大家在争论探讨、思维碰撞中谈论困惑、剖析问题、清晰思路。金玉老师强调“简要复述”这一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地,首先要明确简要复述的能力标准,不能与概括、背诵、讲故事等能力混淆;其次要在熟读中做好复述课文的准备,并搭建流程式、表格式、卡片式等支架帮助学生抓住课文要点;同时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文要素与基础性教学内容的关系,注重单元内部的整体关联,实现复述能力的软着陆。

  三、智慧引领,高屋建瓴促进团队成长

  最后,常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朱洁如老师肯定了这是三节有想法、有设计感的课,并从专家视角出发,为进一步优化工作室的项目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朱老师从单元语文核心要素出发,用“左顾右盼,瞻前顾后”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如何关注类文视域下单元语文要素的整体结构和课堂转化;以“转换语言,概括合并”对本单元重点课文如何落实简要复述进行了方法指导;立足在单元整体中看一篇文章个体价值的理念,具体指导了三篇课文教学的重建路径。朱老师高屋建瓴的指导,使得工作室成员受益匪浅。

  四、总结收获,小径已却方觉大道始开

  活动结束以后老师们意犹未尽,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用文字记录了下来:

  今天有幸听了三位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执教老师在教学时能注重方法的总结和迁移。教师带着孩子们总结读懂文言文的方法,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孩子们能不断围绕这些办法来解决文言文中的问题。

  2.教师能对接学生生活,勾连学生实际。在教学“诸”时,老师举例说许多事就是诸事,许多人就是诸位,那么诸小儿的意思就顺理成章的得出为许多小孩子。答案来源于生活,又为新知提供了答案。

  3.对于生字的教学,教师的设计很巧妙,从甲骨文中字的本义,到书写时的儿歌,再到文中的理解,都渗透着浓浓的语文味。                   ——瞿虹

      三位教师立足学生立场,围绕本单位语文要素,以文为经,以法为纬,进行类文教学。他们教学视野并非局限于本课,而把语文园地,不同单元,不同年段进行勾联。在语文活动中,搭建支架,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总结学法,老师由扶到放,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                                                                                                                                                                                                         ——刘洋

  感谢工作室三位伙伴给我们带来的三堂精彩纷呈的课堂,一场课堂的研讨、一次思维的碰撞,让这个冬日格外温暖!老师们精心准备,有其共性。首先,都能立足单元要素,紧扣复述,《王戎不取道旁李》中赵老师能在运用之前学习小古文的方法中学习新课,在看图讲故事中内化文本。《西门豹》中巢老师构思精妙,能直击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注重情节完整、有条理有详略地进行简要复述。《故事二则》中胥老师能紧扣时间关键词,搭建支架、留白想象进行复述。其次,都能注重类文视域,学以致用。三位老师都能立足类文视域,以一篇习得的方法快速习得另一篇文本。但在何为复述,如何复述,复述与讲故事有何不同方面,我们还需更加明晰。                                    

——张婧

  饱含着学习的热情,今天有幸走进三位老师的课堂,受益良多。本单元的要素是指导学生掌握“简要复述”,从三节课中,我们都看到了教师对这一目标的关注,巢老师的《西门豹治邺》,以西门豹为事件核心人物,通过梳理他与其他人物的关系,进而理出文章的顺序,胥老师的《扁鹊治病》则以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作为标识,给与学生一定的支架,架构起复述的桥梁。进而抓住关键词突出重点,第二节课以西门豹惩治恶人时的言行为抓手,第三节课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病症的解决方法,进一步为复述“添砖加瓦”。对于次要情节,则需要启发孩子概括出重点,进行恰当的删减。赵老师的课堂扎实而理性,唤起学生小古文学习的一般方法,进而拓展式学习《观虎》,不仅渗透了学习的迁移,更将王戎的形象加以升华。                                         ——查洁

  三节课均基于单元语文要素旨在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但各有侧重,且依据文体与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了相应的支架。《王戎不取道旁李》重在“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图片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西门豹治邺》重在复述时“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删减、概括次要情节”,《故事二则》将重点放在“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复述”上,图表有助于学生梳理关键信息、有序复述。三节课形成一个整体,很好地进行了衔接,且每节课都做到了“教方法、用方法”,扎实有效。

  ——谢攀

  《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都是属于历史传说故事,三位执教教师都在同一文本的关照下,围绕“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这项语文要素开展了学习活动,并且都基于“要素”,迁移学习方法,具有类文视域。《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中,教师抓住文言文中留白部分进行再创造,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讲好故事,为学生打开了传统文化的宝库,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西门豹治邺》的执教老师巢老师不急不躁,引导学生梳理文脉,教给学生对话体文章复述的方法——语言转述。

  ——赵亚波

  如切如磋共教研,齐头并进同成长。通过此次活动,工作室成员对于类文视域下单元语文要素的整体解构和课堂转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为我们在课堂实践中用好统编版教材,落实语文要素指明的了方向。

      教研,正当时;教研,我们在路上!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