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践行学习活动观 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记集团化办学下区域小学英语课堂转型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1-03-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宇婷

  诗意的校园,春风花草香,3月10日,新桥实验小学举行集团化办学下区域小学英语课堂转型教学研讨活动,兄弟学校的老师们齐聚博雅楼报告厅。

  倾情投入 同频共振

  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课堂转型是我们共同研究的主题。我校朱晓晔和李炜老师带来了两节不同课型的精彩呈现。两位老师倾情投入、师生同频共振,彰显了英语学习活动观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生根。朱晓晔老师进行了4B《My day》第一课时语篇阅读课教学。朱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课堂脉络清晰。由歌曲导入,引出本课话题。聚类学习活动类词汇,为文本学习做好词铺垫。由自己的一天自然过渡到主人公Mike的一天,为文本学习做好句铺垫。最后由Mike的一天过渡到学生自己的一天。朱老师关注文本,聚焦核心,关注过程性评价,真正地实现了学生由“输入”到“输出”的真实转变。基于第一课时学习,李炜老师带来了第二课时Fun time & Song time板块教学。李老师课堂教学结构清晰,由Peter 和Mike一天生活的复习过渡到自己一天的安排,把重点放到让学生进一天生活的自主设计与安排。李老师紧扣单元主题意义,各版块活动设计都关注人物生活特点的评价,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长程性渗透。整个教学重心下移、由扶到放,设计多个小组活动,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

  经验分享 深入理解

  许珂老师带来了《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微讲座》。许珂老师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单元整体教学意识以及单元主题意义,并分享经验策略。策略一,深入解读教材,构建单元主题意义。以今天两位老师执教的Unit 3 My Day为例,基于全面的文本解读与学情分析,提炼出本单元的主题意义“plan your time well”,意在期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关于My day话题的语言知识,更能从不同方面感知一天的生活,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过有意义的每一天,进而更加热爱生活。策略二,适当整合版块,适切重构文本。例如李炜老师执教的第二课时,Fun time版块的文本材料较少,李老师整合了song time版块,并根据自己的一天生活创编了听力材料,引导学生听录音,提取关键信息,完成思维导图,建构了具有逻辑性的表述结构。策略三,设计递进活动,逐步达成目标。英语学习活动观将语言学习活动分为逐步递进的三个层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各课时环环相扣、单课时学习活动环环相扣,并层层递进。

  思维碰撞 且学且思

  刘宇婷和张萍老师分别对朱晓晔和李炜老师执教的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刘老师认为朱老师在教学中应注意usually核心词的处理,同时加强课堂开放性,将时间表达规律由学生总结,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此外还要灵活收集学生资源并加以利用,深化课堂主题意义。张萍老师认为李老师的课堂常规很到位,学生专注度很高,但在讲述老师的一天时,内容与学生相似,张萍老师提出,李老师可以举例周末的一天,能更好地体现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专家引领 助力成长

  新北区教研员薛国民老师针对张萍老师提出的疑问“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的重难点是否应一致以及该如何分配?”进行了解答,一个单元的四个课时划分为对知识的接触、了解、熟练、应用四个层次。第一课时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而第二课时中需要增加对文本内容的滚动复习,使学生达到50%—60%的知识感悟。针对学习活动观下的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薛老师提出,语言教学过程应将重点由“老师教”转变为“学生学”。教师创设课堂情境并指导学生阅读,在读的过程中了理解并运用重点词、句。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而问题设置要一环扣一环,从封闭式提问转向wh疑问句,达到聚类呈现。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小组学习和交往互动,增加pair work和group work,从而使课堂重心下移,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与准确、清晰的评价,而评价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也需要偏向了解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从而得到一堂课最好的反馈。一节高效课堂,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知识,做到知识内化,并产生思维,从而进行语言交流。

“生命如同一根火柴,只有磨砺才会跳跃出灿烂的火花”。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为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使教师在教学上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撰稿:王水涟、袁铮 摄影:吴梦茹 审核:刘宇婷

2.jpg


1.jpg


许珂.jpg


薛国民.jp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