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我们的节日•清明∣踏青赏春不负美好时节 缅怀先贤拓印红色记忆
发布时间:2021-04-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宇婷

  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绵雨过清明。清明节是承续了上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既有着气清景明、春意盎然之意,也蕴含着祭奠祖先、缅怀先辈的传统。六个年级按照不同的活动要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一年级:学英雄榜样

  初看清明,它是慎终追远、薪火相传的节日;是天朗气清,风和景明的节气;再看清明,它更像是那诗中的牧童,为我们新小紫藤娃们指明方向。根据《队章》要求,队员入队前,要为人民做一件好事,要学习一位少年英雄榜样。你瞧,一年级的小朋友正在开展“学英雄榜样,树英雄形象”的活动。他们在观看视频、班队课及老师讲解的帮助下,假期中还通过讲少年英雄榜样故事、画英雄人物明信片和制作英雄人物套卡,多渠道地了解到了革命历史,感悟先辈精神,收获满满。

  二年级:品时令食品

  青团又叫清明团子,是清明节的特色美食,也是江南地区一代的特色小吃。二年级的队员们利用假期和爸爸妈妈一起学做青团,体验青团的制作过程,品尝亲手制作的美食,感受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包  青  团

  二(6)班  黄思淇

  这个清明节我和妈妈、奶奶一起做青团。准备的食材有红豆沙、糯米粉、菠菜汁。先把菠菜汁倒入糯米粉中,用双手不停地搅拌着,让糯米粉充分吸收菠菜汁变成一个绿色的大米团。将大米团分成鸡蛋大小的小团,用大拇指按住一个点,其他手指让米团转起来,变转边捏,渐渐地形成碗的形状了。红豆沙包进去,封好口两手搓一搓,一只青团就做好了。把做好的放进锅里蒸20-30分钟,绿油油的青团就可以吃了。

  青团是清明节的特色小吃,依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的解释:“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耳。”《七修类稿》关于青团的起源点明了两个问题。一是青团这种小食,诞生于我国食俗文化代表之一的“寒食节”, 二是青团的前身,也就是它的由来,来自寒食节曾经的食物---青精饭。

  通过清明节做青团、吃青团活动,让我对“清明节”和“寒食节”有了进一步地了解。我们现在过的传统节日都是经过几千年一代人、一代人流传下来的。是中华文明的文化沉淀,身为中国人很自豪,愿中华文明永远流传。

  三年级:赶常州花节

  清明,是踏青好时节。红梅公园的梅花,圩墩公园的桃花,荆川公园的海棠花,东坡公园的牡丹花…….三年级的队员们邀上三五好友或家人,一同在户外踏青赏花,亲近自然。享受美好春日,不负美好春光,去常州及周边赶花节,用镜头、用画笔去记录春天。

  四年级:种节气作物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四年级的队员在家种了种自己喜欢的植物,用观察表格、观察日记等不同形式,记录自己种子的生长轨迹。

  五年级:绘红色地图

  巍巍青山埋忠骨,朵朵白花献英灵。清明期间,五年级的少先队员们,怀着对革命先烈们的无比敬意,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鞠躬默哀,敬队礼。少先队员们在参观烈士事迹陈列馆时,了解到革命烈士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光荣的革命传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在向长眠于地下的英烈们致敬。

  清风化雨,思念绵长。无数革命烈士为了祖国和人民,甘洒一腔热血,谱写出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队员们通过网上和实地研学,了解为民族解放、为革命建设而英勇献身的常州英烈们。队员们还根据常州历史,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常州红色地图。

  六年级:怀英雄先贤

  网上祭扫是是互联网给大家带来的便利。它是一种新文明,也是一种新风尚。六年级对队员们开展网上祭扫活动。孩子们用“云方式”向先烈英雄敬献鲜花,表达哀思。无论是抛头论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还是面对疫情,坚守防线的白衣战士。无论是功绩显赫的伟人,还是身边平凡的亲友。他们的身影和精神都深深烙在孩子的心中。网上祭扫,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孩子们牢记历史,热爱祖国,热爱亲人的心。

  这个清明,队员们感受了春的气息,感受了中华传统节日,体验了传统节日的习俗。同时,队员们也“感恩先辈,慎终追远 " ,在的怀念与追思中," 我们的节日 · 清明 " 得以历久弥新,代代传承。

  统稿:刘宇婷 摄影:各年级家长、老师 审核:沈倩

}%MZR@_7MZQ)KK]KDY~T0ED.jpg


QQ图片20210406082100.jpg


QQ图片20210406124134.jpg


QQ图片20210406081549.jpg


9C6EF8BBFD6964313BF599DFEAAA30C6.png


1.jp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