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弘雅数学院|用实验带你走进“一亿”
发布时间:2021-04-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何玲洁

  “亿”?“一亿”到底有多大呢?

  学生:一亿很大很大,大得无法想象。

  学生:一亿就是10个一千万;是100个一百万;是1000个十万……

  学生:珠穆拉玛峰才8848。86米,一亿米比最高的山峰高多了。

  ……

  对于学生来说,能够经常在生活中听到“亿”,但是对于“一亿”到底有多少,学生是模糊的,没有具体感知。为了更好地感受“一亿有多大”,四年级的同学开展了《一亿有多大》的数学实验研究。

  一、我的实验我做主

  在认识百、千这些计数单位时,同学们可以通过在操场上走一走,用步行的方式感受单位的大小。但是一亿实在是太大了,如何才能感受一亿的大小呢?同学们在分小组讨论交流中发现可以先从少的数目开始体验,然后通过计算推算出一亿的大小。

  同学们经过讨论研究,最后确定了“数一数A4纸的时间”、“量一量1元硬币的高度”和“称一称大米的重量”这三个可操作的实验活动,从对“局部”的数、量、称的体验,推算出对一亿的“整体”感知。

  二、我的实验我来做

  方案制定后,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和爸爸妈妈共同开启了实验探究之旅。一起来看看活动的场景吧!

  瞧,同学们数得多么认真!聪明的同学们还想到了可以用书本代替A4纸。

  测量硬币可是仔细活,得对好了0刻度线,尽量减少误差。

  数100粒大米可真不容易啊,大米太小了,所以必须要有耐心哦。

  在这样丰富的可数、可量、可称的实验活动中,学生真正感知了“一亿”有多大,“一亿”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可感的。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数感得到培养和提升。

  三、我的实验我收获

  同学们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对一亿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时间的维度、楼层的高度以及大米的吨数形象地发现一亿是个很大的数,同学们真正在生活中走进了“一亿”。在数大米的活动中,学生更是懂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明白了节约要从点滴做起。快来看看同学们的活动收获吧!

  杨岳杭说:一亿这个数极其强大,它能把很小的物品变得很大。比如,数一亿张纸要166000000秒,一亿枚硬币大约高160000米。

  杨轶茹说:数100张纸的时间很短,1亿张就需要花好几年的时间。同学们要知道一亿有多大,可以从小的数目开始推算哦!

  施宇轩说:一亿这个数很大,虽然在生活中并不常见,但是它在数学中却很有研究价值。

  王诗彤说:一亿枚硬币是在是太高了,相当于20个珠穆朗玛峰那么高。

  刘蕙萌说:全国就有13亿人,可见亿是多么庞大,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很少用到亿,是因为它是在太大了。

  吴腾说:1很小,在1的后面添上8个0就是1亿,这8个0的威力可真大啊。

  周星予说:1亿是100万的100倍,很大。一亿的力量不可无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得虽然不多,通常都是计量很多很大时才会出现。

  孙汇云说:一亿粒米大约重2吨,如果每个小朋友是50千克的话,就要有80个小朋友的体重加起来。每人节约1粒米,却可以换来这么多的粮食,我们要爱惜粮食。

  “一亿”很大很大,但是“一亿”也是由一个一个、一百一百、一千一千……累积起来的。我们的学习也是像这样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

  数学实验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自己确定研究课题,开展实验探究。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借助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有多大,发展数感。在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体会、领悟了“由局部推算出整体”的研究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体验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增强了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撰稿:耿云 摄影:四年级数学组 审核:何玲洁 蔡芬)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