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让童心诗意涌动在语文课堂 ——新北区“统编教材诗文剧三位一体的融合研究”专题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1-04-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敏

滴答,滴答

一池烟柳起伏跌沓

伴着小雨婀娜婉转

滴答,滴答

柔柔叩响紫藤心扉

伴着紫铃浅吟低唱

 

一次与雨的邂逅,满枝的紫藤欢喜不已,化身蹁跹的紫蝶,演绎触动人心的精彩……422日下午,诗意的新桥实验小学开展新北区“统编教材背景下‘诗文剧三位一体’的融合研究”专题教研活动。

课件1.jpg

QQ图片20210425160827.png

QQ图片20210425160834.png

QQ图片20210425160840.png

儿童诗用诗歌的形式描绘儿童眼中的世界,表达充满童真的感情,童话故事以奇妙的想象、动人的语言、丰富的情节吸引儿童,儿童剧自由富有想象及创造,更体现儿童的综合素养。当儿童诗、童话与儿童剧相遇,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新桥实验小学、百草园小学的四位老师由童话故事、儿童诗两种不同的文体出发,开展契合儿童生活本质的活动,采用儿童喜爱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

1.png

2.png

灵动课堂  精彩纷呈

百草园小学胡越老师执教一年级《动物王国开大会》。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小故事,课堂上胡老师结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抓住故事重点,激发童趣、深入童心。胡老师借助读通文本理清通知,观察插图讲好通知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同学们明确通知的要素,发现表达的技巧。整节课课堂氛围活跃自然,课程推进高效有序,孩子们学得趣味盎然

3.JPG

4.png

4-2.JPG

新桥实小丁渭芬老师执教二年级《大象的耳朵》。丁老师用亲切生动的口头语言和趣味十足的肢体语言,和孩子们快乐地走进“大象”。丁老师以生动形象的游戏,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用形式多样的方法教学识字,带领同学们熟悉大象。丁老师将儿童诗创编、儿童剧表演与童话故事三者巧妙融合于课堂实践,使孩子们在读童话、品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中品味故事的道理,感悟语言的魅力。

5.png

6.png

5-1.JPG

新桥实小苗小芬老师执教二年级《青蛙卖泥塘》。苗老师基于课文内容,以第一课时形成的儿童诗《小青蛙》为抓手,走近故事王国,创编、表演,引导学生完成表演能力的要素提炼:聚焦对话,理解人物语言;合理想象,揣摩人物心理;赋予动作,丰富角色形象。表演中,依据课文内容,自由创作童诗,感悟劳动美好。节课,“以诗达意、以文载剧、以演化文”,诗的清新灵性、是文的充实丰盈、是剧的灵动欢悦。

7.png

7-1.JPG

8.png

8-1.JPG

百草园小学刘璐老师执教三年级《童年的水墨画》。刘老师的课堂教学清晰有序、版块鲜明、诗意盎然:童声朗读小诗,诵出童诗的音韵美;概括凝练标题,勾勒童诗的画面美;阐述精彩内容,体会童诗的文本美;想象钓鱼过程,品味童诗的意境美;聚焦优美诗句,探索诗歌的语言美。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简雅共生,充满了童性与诗意。

9.png

10.png

10-1.JPG

四节课各有特色,精彩童趣,给老师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启发与思考。

专家点评  智慧引领  

百草园小学严伟华老师从教师专业视角出发,给了大家诸多宝贵的建议。一是课前准备,要聚焦语文要素,审视教材解读。二是课堂教学,要扎实识字教学,精炼语言表达。她也指出,童话故事的教学,要思考趣味性与情境性如何结合更贴切,如何勾连更紧密。

13.png

12.JPG

区教研员张丽娟老师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课堂表示了高度肯定,她都做到了语言的诗意化、姿态的亲和性、底蕴的积淀美。同时,也给诗文教学、故事表演提出了建议:立足词句,寻找学生课堂的生长性;突出朗读,提高学生语感的理解性;创设语境,提升学生语感的实践性。

14.png

15.JPG

11.JPG

本次活动聚焦文本与儿童诗、儿童剧元素的融合,进行“诗文剧三位一体”融合研究的探索,给了观课老师新的启发、新的思考。也老师们更加认识到语文教学就是要用一颗诗意的童心让学生品味语言,陪伴孩子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驿站,欣赏每一处风景,用心灵感受每一个跳动的音符。

 

淡淡的紫藤花

摇曳着清香

摇曳着欢笑

漾起春日的思绪

春日不迟

相逢有时

紫藤与百草园的遇见

是四月最美的印记

撰稿:张敏 周丁露                         摄影:景柯 黄菲                         审核:张帅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