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晴日暖风,吹散了四月的阴雨;五月,繁花似锦,芬芳了醉人的时光。在这充满可能的五月,三井实验小学迎来了第四次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讨活动。这次活动意在提高师生们的朗读与演讲能力,特邀专家陈炜老师前来指导。
一、解朗读密码
陈炜老师对五15班的孩子进行了朗读指导,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叫做朗读:大声表达,读得好听。并结合具体课文《威尼斯的小艇》和《静夜思》,让孩子们学会了怎样才能读得好听:语言要标准;注意停连;要有意识地突出某些部分,如重音;要读出节奏。并强调孩子们一定要苦练普通话,最主要途经就是模仿名家朗读。多听,耳闻目染,朗读水平很快便会更上一层楼。
随后,陈炜老师就“朗读”对老师们进行了专题培训。他强调朗读要注意外四、内三。结合课文《母鸡》、《威尼斯的小艇》,深入浅出向大家阐述外四: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内三: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
二、练演讲技能
陆子洁、徐丽菲、金丹、许毅超四位老师围绕“结合你的教育经历,分享你最喜欢的一句教育格言。”、“‘教育焦虑’已经成为全球化问题,你如何看待学生家长的‘教育焦虑’”其中的一个话题上台展示了演讲,声情并茂,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随后陈炜老师分析了三位老师的优缺点,并强调了关于演讲的几个问题:
1.有新颖的立意。演讲者需要站在评委的立场上想自己的立意怎样才能与众不同。比如第一个演讲主题,第一部分可以用诗意贯穿,博人眼球。第二部分讲故事。最后一部分升华主题。
2.有标新立异的题目。好的题目让人眼前一亮。拎出最想表达的内容,用最吸引眼球的方式起一个题目。注意:领袖语录不讲;活动主题不讲;行业主题不讲。
3.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讲故事并把故事讲生动。
最后鲍书洁主任再次强调朗读和演讲的重要性并总结技巧。
撰稿:孙远
摄影:张一帆
审核:秦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