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五月天,烂漫初夏绽新颜,在这洋溢着美好的诗意的日子,全体语文老师集聚微格教师观摩由邹煜、熊铭泽两位老师执教的语文教研课。
此次教研活动在邹煜老师执教《童年的水墨画》一课中拉开序幕,邹老师通过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年介绍和生动的水墨画引入课题,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随后通过个别读,齐读的方式欣赏了优美的诗歌。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诗歌亲切语言的魅力。接着利用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了难懂的句子。在理解诗歌的同时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最后诵读溪边,同学们一节课的学习下能够成功的背诵课文。充分尊重了中年级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通过指名读、老师范读、齐读等多种方式,以读促悟。邹老师的这堂课不仅详略得当,而且让孩子们在充满童趣的情境中扎扎实实掌握了知识。
第二节语文课由熊铭泽老师带来五年级《手指》一课。课堂伊始,熊老师通过一段精彩的手指舞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与以前课本中选入的《白鹅》一样,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熊老师把重点放在手指特点的体会上。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以及具体表现。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再具体描写突出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尤为可贵的是熊老师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品味作者的语言及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
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在注重夯实基础知识之外,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到了儿童的长远发展,值得学习。相信两位老师在一次次的磨课过程中,也会收获更多,在未来的日子里给学生呈现更多精彩的课堂。(撰稿:熊铭泽,摄影:裴翠夏,审核:靳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