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良好专注力,成功第一步
三井小学家长云大学
发布时间:2021-05-3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蒋丽娜


良好专注力,成功第一步

——三井小学求原家长云大学

2021年5月29日,三井实验小学家长云大学如约而至。本次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国内享有盛誉的专注力训练实战派专家芮彩琴老师,她从业20多年,直接帮助了超过上万名儿童提升专注力。芮老师的讲座,以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的一句名言“好习惯,成就大未来”而开启。她引经据典,并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为家长们剖析了:什么是专注力、专注力对学习效率的直接影响,以及提升专注力家长可以怎么做。

图片1.jpg


一、 专注力是元能力

芮老师首先以聊天谈心事的方式说出了一年级家长们的心声,指出家长情绪和心绪上的投入是最高投入,但往往却收效甚微,问题的症结在于家长不了解孩子生理、心理上的能力,她强调,习惯的养成与孩子内在生理上的能力是相匹配的。为此,她例举了低年级家长,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许多困惑,并由此总结,这些孩子的外在行为都是专注能力不够导致的,孩子的自律、对专注力的培养往往是非常关键的。

专注力是所有能力中最基础的、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而这是普遍存在于人身上的一种能力,但由于它看不见摸不着,往往是被很多家庭忽视的。专注力是我们人的一种元能力,芮老师为此还提出了三年级现象,指出很多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成绩非常的好,到了三年级,成绩有了明显的退步。对此,芮师进行了最靠谱的解读,她列举了名师王崧舟老师的研究,她发现,三年级的成绩退步,往往就是专注力不够导致的,因为三年级的知识结构复杂了,对专注力要求更高了。

对此,她又例举了很多真实家庭的例子,比如,有一位小学生尽管参加了各种补习班,但是记忆力还是不好。其实问题的根本不是记忆力,是孩子学习的专注力,专注力直接会影响课堂接受知识的效率,所以专注力不好才是记忆力不好的根本,这不单是态度问题,更是孩子的一种能力问题。

图片2.jpg

图片3.jpg

图片4.jpg

图片5.jpg

 

二、 没有专注,就没有学习

芮老师还认为没有专注就没有学习,对此她又例举了抖音上面存在的一段视频,这段视频非常形象生动地用4G、5GWiFi网络这些流行术语给家长们解释了专注力对听课效率的巨大影响。她还提出,在心理学上,三岁半是专注力养成的关键期。而五到八岁则是专注力训练的关键期,作为家长保护和提升专注力是同样重要的,比如做作业的时候不要去打扰孩子,给他递水、提醒他哪里错误之类的。

图片6.jpg

 

三、 家长,我们可以这样做

最后,芮老师倾囊相授,对于良好专注力的训练,她认为家长们可以这样做:

1、家庭和谐 真情陪伴;

2、管理情绪 结果导向;

3、正向引导 增强自信;

4、科学测试针 对性训练。

比如,家长们一个礼拜至少要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敞开心扉聊天,因为只有在聊天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方向,其中芮老师特别强调,大人的情绪自我管控能力非常重要。

图片7.jpg

四、 家长感言

芮老师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的讲座,吸引了众多好学家长的围观,他们专心倾听,写下了不少深刻的感悟。

21班  晋承熙妈妈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一种社交礼节。

倾听是尊重,是关心,是真诚。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倾听他人的心声是孩子必须具备的美德。在倾听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为人处事的原则。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一种学习能力。

倾听既是一个听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倾听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孩子知识技能的接受和掌握。

良好的倾听习惯需要有家长的认真聆听。需要父母言传身教,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并且适当回应,引起共情。

良好的倾听习惯还需要家长的善于表达。家长在要求孩子保持专注去倾听的同时,也要注意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态度温和、逻辑清晰地表达,更有助于孩子认真倾听。

 

21班  陈忠轩妈妈

今天听了老师的讲课学到了很多,之前有很多教育上面的问题一直困惑着我,比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东张西望,磨磨蹭蹭,没有时间概念,必须要家长坐在边上被动学习......在老师的讲解下很容易就明白了,一切都是专注力造成的,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努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控制好自己的负面情绪,正确的引导孩子,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进行纠正,抓住孩子的优点继续激发,提升孩子的短板,在孩子能力范围内,不断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纠正各种不好的行为习惯,在此感谢老师生动精彩的讲课!

图片8.jpg

图片9.jpg

图片10.jpg

图片11.jpg

 

专注力是孩子学习、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对孩子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父母和老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就像芮老师所说的那样,首先管理好自己,让每个孩子都能从我们的身上汲取到成长的力量。

撰稿:刘璐  摄影:刘璐 审核:张曙贤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