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果红展异彩,始觉一小秋已在。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孝都小学四年级组近期开展了历时一周的“‘榴’光异彩 悦动校园”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摘石榴
秋天是劳动者收获成果的节日,校园里的石榴咧开了嘴,露出笑脸,仿佛在向少年诉说着劳动的魅力。
在老师的带领下,四年级的同学们齐集石榴树下。他们用情去采摘果实,用心去体会收获,满树的石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红彤彤的光芒,校园变成欢乐的海洋。
研石榴
劳动之衷,在于品格的提升,精神的升华;劳动之贵,贵在践行的光荣。收获每一种新的劳动技能,都是一项富有挑战性也充满趣味性的过程。
采摘之后,为全面而深入地研究石榴,同学们在班会课上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制定了研究方案,按方案要求,分别从石榴的原产地、外形、特点、生存环境、功效与禁忌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做好了活动分工。
为了让同学们学会用科学视角观察身边的事物,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科学课上,老师带领科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石榴汁的酸碱性进行了测试。
唱石榴
“一个石榴团啰啰,石榴籽籽紧挨着。”音乐课上,孩子们欢乐的童谣回荡在石榴树下,灿烂的笑容映红了彩霞。
画石榴
美术课上,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记录下自己采摘的石榴的模样。看着同学们画纸上的石榴圆圆的,有的红里泛着黄,顶端的裂口像小公主戴着的皇冠,又像小男孩生气时嘟起来的小嘴儿,可爱极了!
赞石榴
“我迫不及待地用手指剥开石榴皮,石榴娃娃咧开了嘴,露出剔透的石榴籽。”习作课上,同学们对石榴爱不释手,摸摸、闻闻、掰掰......欢喜中带着几份好奇,热切中带着些许认真,同学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石榴的喜爱赞赏之情。
“石榴课程”以研究石榴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制定方案、搜集资料、亲自采摘、实验探究、歌颂石榴,进一步认识石榴,体验劳动之快乐,感受探究之乐趣。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实验研究的方法,也锻炼了图像阅读、艺术表现与审美判断能力,在实践体验中提升了学科素养、跨界学习、知识联结与创新实践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超越传统学科界限,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意义关联与知识重构,促进核心素养和高阶思维的发展。
(撰稿:陈悦 摄影:各学科老师 审核:童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