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候初临谷雨期,满天风日助芳菲。为进一步转化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理念,提升集团内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4月23日下午,河海实验小学、香槟湖小学、百丈中心小学以及魏村中心小学的语文教师们齐聚河海实验小学河海路校区,围绕“幼小衔接”这一专题开展联合教研活动。此次活动共安排四节课,分设在一1班和一2班教室同时进行。两个会场分别由河海实验小学胡晓春老师和牟奕蒙老师主持。
课堂展示亮点频出
在一1班教室里,香槟湖小学金弘毅老师和魏村中心小学仇倩颖老师执教的是《荷叶圆圆》和《动物儿歌》。
香槟湖小学金弘毅老师以一堂轻快活泼、充满童趣的《荷叶圆圆》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金老师课前深入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特别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情,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学习。课堂上,金老师特别强调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夏日的美好,体验童真童趣。除了教授知识,陈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完整表达,重点训练听和说的能力。陈老师还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评价语言,使课堂氛围持续高潮。
魏村中心小学仇倩颖老师执教的是《动物儿歌》。整节课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活跃,“趣”和“乐”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仇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带有“虫”字旁的形声字,让学生了解形声字“形旁”与意思有关,认识形声字声旁表音的规律。接着在其他生字的教学上,象形识字和借助图片等的方法都让学生有效地识记。在指导朗读部分,老师通过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做动作读等多种形式读出节奏感,朗朗读书声扣人心弦。最后仇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儿歌的构句特点“谁在哪里干什么”。让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在一2班教室里,河海实验小学侯姣姣老师和百丈中心小学张嘉雯老师分别呈现《要下雨了》和《棉花姑娘》两节课。
河海实验小学的侯姣姣老师执教的是科学童话《要下雨了》。侯老师遵循童话故事本身的情境,紧扣课题“要下雨了,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这一大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完成对故事的整体感知;接着聚焦字词教学,巧妙借助小白兔在割草的情境,将词语变成一丛丛草,让孩子们在“割草”的体验中识得生字词。最后聚焦人物对话,在朗读教学的逐层指导中让学生读得准,在与生活的勾连与想象中感受人物的心情,在分角色表演的创意展示中达到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外化。
百丈中心小学的张嘉雯老师在《棉花姑娘》一课的教学中,以创设生动的情境为载体导入,让孩子感受文本有趣的同时又自然地引入到新课的学习活动中来,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的思考力,有趣又有效。根据文本内容,张老师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教学主线,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生动而富于变化的教学手段,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整体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体感强。
说课议课智慧分享
四位执教老师立足文本解读,针对课堂展示中的得失进行了简短而出色的说课。
现场教研气氛浓烈,四校观课老师纷纷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在智慧碰撞中形成了以下共识:
金弘毅老师能够创设温馨而富有情趣的识字环境,注重儿童学习过程中的愉悦心理体验。关注学生言说能力的培养,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指导说好一句完整的话。注重多样化的识字教学,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仇倩颖老师识字教学师扎实有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侯姣姣老师关注了幼小衔接的年段特点,在故事本身的情境中展开具体的教学环节。整节课活动设计有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学习兴趣;学思结合,培养学生倾听思考的习惯;注重朗读朗读指导的递进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张嘉雯老师立足于新课标构建任务群,将教学环节用“寻病因”“访名医”的任务串联,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自然地进行知识性的学习;立足于课程,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重点突出了识字方法和句式运用的侧重;立足于学段,朗读教学和写字教学扎实推进,培养了学生的关键能力。
专家点拨明晰方向
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活动最后,河海实验小学谢攀老师和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张丽娟校长分别在两个会场进行高位引领。
谢攀老师认为金弘毅老师和仇倩颖老师给大家呈现了两节典型而精彩的幼小衔接示范课。两位老师的课堂均做到扎实、充实以及真实。扎实于对学生年段特点的把握,通过图片、视频、动作、表演等方式在动一动、演一演等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扎实于识字写字、朗读、说话指导等低段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充实的体现是教学设计充满创意且都指向学生的能力培养,能够做到一课一得。真实则表现为以真实情境贯穿教学,引导学生在任务、活动中习得相应能力。
同时,谢攀老师也指出两节课在情境任务的创设中要以“做事的逻辑”为原则去进行整体架构,切记胡乱戴帽子,只有任务群之名的形似而缺少逻辑递进的神韵。此外,在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中要明确各任务群的能力特征,同一篇课文,任务群的定位不同,其教学逻辑和行课路径是不一样的。
张丽娟校长在充分肯定校际集团化交流平台深远意义的同时挖掘了两节课的四个亮点:一是会聚焦,两位老师都关注到了科学童话中文学与科学的结合,挖掘到了科学童话的育人价值,通过有趣的情节,通俗易懂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二是善积累,老师们能够抓住幼小衔接的特点,有意识地去创设情节,注重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三是重练习,两节课都尝试借助生字书写、词语练习、课后习题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讲练一体化,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30+10讲练一体化”的目标。四是能划分,课时的划分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课时,两位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今天的两节课都聚焦在了整体梳理和重点段落的精读,让整节课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此外,张校长还给老师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她建议在教学中对于创设的情境不仅要真实,更要有始有终,以活动的进阶来达到情境的完整性。同时,还要能够抓住科学童话的语言特点,让学生们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感受到语言的严谨。
思想有声,行动留痕,在春光里赶路,在研讨里收获。此次联合教研活动,不仅充分展示了四校青年教师们的教学风采,更为四校语文教研组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的机会。语文教学研讨之路漫漫,道阻且长,每一次活动都是积跬步至千里的过程,期待未来四校能够更加深入地交流与互通,赋能教师的进步与成长。(撰稿:胡晓春、周晴 摄影:谭嘉钰 审核:芮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