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衔接|小初衔接连纽带·携手共育筑未来
——新北区小初衔接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有效衔接,探索小初教育教学衔接的有效路径,打破“小初衔接”的壁垒和盲区,助力学生顺利衔接、平稳过渡、快速适应,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5月8日下午,常州市新北区新龙实验学校联合新桥小学以及南京初中开展了小初衔接研讨活动。南师大教师教育学院党委黄菊香书记、邱莉教授、许立新博士,基础教育合作处副处长杨文武参与了活动。
语文
来自新桥小学的吴春燕、南京一中的董晓强以及新龙实验学校的蒋宁三位老师紧紧围绕“小初衔接”这一主题,带来了精彩的课堂展示。新桥小学的吴春燕老师示范六下第五单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董晓强和蒋宁两位老师同课异构了七下《一棵小桃树》,三位老师独特的教学设计,大胆的创新都为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常州教科院副院长张春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三位老师付出与努力,针对小学与初中课堂的异同,张院长进行了精彩点评。同时,就课堂教学、教材衔接、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与听课老师共同探讨了学习方式、学习策略、思维习惯等方面的有效过渡。
数学
新桥实验小学谈梦媛老师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六年级《正、反比例复习》的公开课,南师附中新城初中的杭正弘老师和新龙实验学校王琪老师带来了七年级《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同课异构。三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新北区教研室张卫主任进行了微讲座,张主任指出小初衔接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给我们举例介绍了小初的贯通性。从小初衔接是何到小初衔接为何,小初衔接从何,最后到小初衔接如何,给了我们方向上的指引。
英语
新桥实验小学的李炜老师、南师附中新城初中的李慧玲老师、新龙实验学校的黄静怡老师,三位老师课堂设计层层递进,步步“精”心,整堂课紧扣单元要素,她们教学技巧新颖别致,各环节流程紧紧相扣,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活动丰富。
南京师范大学的许立新博士,为此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以及微讲座。许博士为老师们带来了科学的教学理念,深入浅出的指导似拨云见日,让教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初英语衔接课堂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研”之有悟,“衔”而有道,“接”续未来。本次活动打破校际学段壁垒,融汇前沿理念,探索课堂实践,分享特色经验,真正做到了小初衔接促双赢,贯通合作共发展。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学生为本,凝聚教育主体,深耕课堂教学,提高教师双向衔接教育胜任力,继续书写小初衔接的奋进篇章,全力为学生搭建健康成长的“幸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