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同课异构,大放光彩
记吕墅小学语文教研组第七次研讨活动暨“吕小杯”教学评优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24-06-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亚红

  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2024年5月31日,吕墅小学语文组开展第七次研讨活动,同时也是“吕小杯”教学评优展示活动的第三轮,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共同研讨《小毛虫》这一课题,展示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与特色,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今天,刘梦、戴鑫铖、黄晓露三位老师执教,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的课堂。

  《小毛虫》这个故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寓意,深受师生们的喜爱。故事中的小毛虫经历了从平凡到非凡的蜕变,成为了美丽的蝴蝶,象征着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潜力。

  在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三位老师以各自独特的教学方式,将《小毛虫》的故事演绎得生动有趣。他们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感受小毛虫的成长与变化。

  刘梦老师在教学设计上以“小毛虫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和了解“小毛虫”变成“茧”,再变成“蝴蝶”的成长过程,相机进行生字教学及朗读指导,最后辅以“借提示词讲故事”结课。刘老师的课堂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戴老师则以“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贯彻课堂始终,他采用了一种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他通过自读任务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本的节奏和韵律。戴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小毛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黄老师的课堂仿佛一个梦幻般的动画世界,通过精美绝伦的动画效果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将小毛虫的成长历程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们眼前。学生们仿佛置身于故事中,与小毛虫一同经历成长的喜悦和挑战。学生们在惊叹不已的同时,也深深被小毛虫的毅力和坚持所感动。

  在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三位教师围绕《小毛虫》这一课题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他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运用各自擅长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课堂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韵味。有的老师注重情感引导,通过讲述小毛虫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的老师则善于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如图片、音乐、视频等,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的来说,《小毛虫》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尝试,不仅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更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宝贵机会。通过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表现,老师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效果,从而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运用和改进。(撰稿:周敏慧      摄影:王慧     审核:徐亚红)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