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新教材,我们一起研究
—香槟湖小学英语组在线参加2024年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培训会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基于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将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7月19日-20日,为期一天半时间,香槟湖小学全体英语教师在线参加“2024年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培训会”,通过聆听大咖讲座、观摩示范教学、反思分享的方式提高自我的理论修养,为践行新课堂助力。
大咖讲座,明晰教学改革方向
全体英语教师认真聆听专题讲座,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守仁《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译林版小学<英语>》、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何锋《落实课标精神 提高教学效益》、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伊娜《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如何做?—以译林版新教材为例》,专家们以核心素养为纲,结合新教材内容,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方面为一线教师解读新课标指引下的英语课堂新样态,让我们明晰了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路径、目标和基本原则。
示范教学,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本次承担展示课的老师都是来自一线优秀骨干教师,她们的课堂教学充分落实了新课标的理念,为大家如何把握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拓宽了新思路。三节课是一个单元的三课时,以Big question: What makes a family?为引领,以family一词为主线,巧妙串联不同板块和内容,从感知单元主题到深入主题意义,最后实现意义输出,逐步实现内容进阶、语言进阶和意义进阶。
学习分享,刷新教育教学观念
香槟湖小学全体英语教师借助“2024年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培训会”的平台,通过观看直播,大家纷纷表示,整个活动内容丰富,既有深入浅出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又能结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内容,帮助我们明确备课的思路和方向,会后,大家积极撰写心得,在组内分享交流。
潘静老师:基于新课标新教材,教师如何开展英语教学?Big question怎么理解又带来哪些启示?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一天半的线上学习。南京市力贤小学纵雪静老师执教了三年级上册Unit5 《She’s my mother》的Lead-in & Cartoon time板块,她以Big question:What makes a family?为引领,以family为主线,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她对教材内容的深刻把握和实践应用,也让我看到新教材焕发的“新活力”和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可能”。在聆听了张伊娜老师的讲座后,我对于新课标新教材下的英语教学也有了新的理解,她指出新教材更具有可操作性,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将课时减少带来的焦虑转变为如何最大限度用好课时,实实在在用好教材,让学生进行更有意义的学习。
培训结束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实践的开始,我们要做好主动迎接新教材的准备,主动学习,更新理念,拥有“新思维”。
邵臻丽老师:参加本次线上译林版新教材培训,我不仅对紧扣新课标的新教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从具体课例中感受到新教材内在清晰的逻辑,深感收获颇丰。在张伊娜教授的讲座培训中,与新教材相结合的单元整体的系统化的教学设计理念让我明晰了如何利用big question串联整个单元的分课时教学,将每个课时紧密联结,形成有机整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通过具体课例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灵活设计一系列学习理解、实践应用、迁移创新等逐层深入的英语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单元主题意义,同步提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全面而协调得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这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我的教学技能,更激发了我对英语教学创新的热情,期待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助力学生英语能力全面发展。
江颖老师:认真学了何峰书记的讲座,对比旧教材,我对新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教材结构化更加明显,单元主题意义更加清晰,立意更高,整体规整化,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每个单元以Big question为主线问题,形成问题链,通过整个单元的学习来解构,化整为零。下午我学习了符莉萍老师的第三课时,受益良多。本课时类似于旧教材中的Checkout板块,复习本单元的重点知识。整堂课从准备到实施再到评价,充分体现教学评一体化。在Big question的引领下,设置相关教学活动,相互关联、情境统一、层次递进。助力学生学思结合,并且运用横纵评价,协同教学共育。
刘欣月老师:经过两天的培训学习,让我了解到新教材更注重在学习活动情景中展开学习,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的,也就是要真正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用起来。例如,在三年级的一篇Story time中,是一个放学的情境,学生对老师说Goodbye.老师用了一个非正式的Bye.作为回答,在无形之中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英语只会更加灵活,要求教师不能再盯着书上的内容了,而是要有长远的眼光。在小学阶段就须要加强孩子们的综合语言素养,“听说读写”齐头并进,把自己暴露在语言环境里,才是实现英语学习最重要的途径。
王梦老师: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英语教学正逐步迈向更为全面、系统的发展阶段。近日,通过聆听专题讲座、观摩示范课,我深入了解了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理念及特色,这不仅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更激发了我对英语教育未来的无限遐想。纵雪静老师执教了新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5 《She’s my mother》的Lead-in & Cartoon time板块。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情境。她的示范课不仅展示了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体例特征和编写特点,还体现了她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应用。在说课环节,纵雪静老师详细阐述了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并巧妙设计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故事和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探讨单元大问题。
承静老师:通过参加本次2024年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线上培训会,我对教材的整体架构和设计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新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主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首先,新版教材强化了单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每个单元都是以big question引出主题,然后在后面的课时中进行具体化延伸,最后会有一个总结,以这样一种形式将整个单元有机串联在一起。
其次,新版教材更加强调核心素养,从教材版面的设计上,如一些人物形象、插图,都强调了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其中加入了许多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主题故事,将爱国主义情怀自然融入其中。
此外,新版教材还将cartoon板块放置到了前面,能让学生先从这一板块的学习中感受到语言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story的积极性,自然从卡通过渡到实际运用。
最后,新版教材的使用对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面对教材更新,我们应该及时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与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方面的水平,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新的挑战。
葛静老师:近日,我参加了有关新教材的培训会。通过学习,我对新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发生了以下变化:1.新教材紧扣新课标要求,以主题引领单元内容,创设大问题与情境学习场景,课堂学习更多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展开。2.新教材设置更多的拓展性和开放性问题,对迁移创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3.新教材更体现核心素养,关注学习、思想和生活实际、注重传统文化、生活运用、学科融合和价值观树立。4.新教材注重项目实践学习的落地,注重表达分析总结能力。
应对这些变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从以下方面努力:1. 拓展主题情境学习部分,在情境中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词汇、语法等知识。2. 减少机械的训练题型,丰富语境和情境,融入更多表格、思维导图和分析回答问题的题型学习。3.训练知识运用的深度和广度,课外拓展增加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的素材,与课内知识形成呼应。
顾梦娇老师:我有幸参加了新教材培训,聆听了专家们的讲座,收获颇丰。新教材的特点是以big question问题链贯穿单元所有板块,我们要努力探究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在一个单元的学习中,将lead in板块和cartoon time和story time板块相互连接,通过结合与实现对big question不同维度或层面的聚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主题意义,充分结合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育人价值,最后到wrap up time板块中引导学生在单元学习即将结束时回顾和总结单元学习内容。在新教材中包含了诸多育人价值,比如插入中外经典诚信故事,或者是地球1小时等环保运动将这些内容渗透入我们平时的学习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围绕主题意义用英语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交流和表达,帮助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和实力,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表达的意义,总结语言的规则和用法。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与传统价值观相融合,并且帮助学生不仅仅是“学得”,更是“习得”。
朱宁宁老师:这两天我学习了由江苏省中小学研究室主办、译林出版社协办的首场《英语》三年级上册培训会。通过本次培训,我更加深入理解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的理念和精神,能更准确地把握译林版教材的体征和编写特点。由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的景嫣老师执教的三上U5 She‘s my mother Storytime板块教学,让我看到了同一板块在新旧教材间的不同之处。景老师的整节课思路非常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课堂氛围非常好。景老师的说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她通过what、why、how三个词对教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她介绍了她的思路设计,读前,经验唤醒,进入话题情景;读中,学思结合,推进语篇理解;读后,用创为本,实现意义输出。Story time 在旧教材中是第一课时,但是在新教材中变成了第二课时,复习已知、完善认知、启发未知,在教学中需要紧扣big question,关注单元主题意义的动态建构。
羊哲钰老师:在本次译林版新教材的培训会中,结合各位专家就新课标的解读以及三位老师的课例展示,我对新教材学习心得总结如下:1.新教材在改编中整合不同板块,优化单元结构,要求教师们加强对单元的整体教学,每个单元通过Big question引出主题,启发思考,并在接下来的板块中进行阶段性问题回应,让学生学习有迹可循。2.新教材中的语言输出和操练环节增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认读能力,更对学生提出复述归纳,推理演绎和解决问题的高阶要求,特别是Think and say板块,要求学思结合。3.新教材以问题为教学主线,强化情境性、实践性和关联性的课堂教学体系,相比于老教材,更简明扼要的ABC任务创建,在循序渐进地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感受学习策略的运用。教材的改编有利于教师们对单元整体目标的教学建构,也对教学和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一轮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还需且行且思。
汇聚智慧之“光”,探寻教材之“新”。在这次培训中我们收获了满满的能量,专家老师高屋建瓴的报告,授课老师的精彩展示,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香槟湖小学英语组的全体老师们抓住这次学习的机会,深切领悟新课标与新教材的理念,并将努力实践于日常教学和课题研究中,逐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向进阶。
撰稿:秦洁 摄影:全体组员 审核: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