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赋能 蓄力前行
——新桥实验小学“四有”好教师团队暑期校本培训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走向“研”途
去找到那个最好的自己
夏热未退,清秋已待。为更好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8月21日,新桥实验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录播教室,参加“四有”好教师团队暑期语文学科校本培训活动。
此次培训非常荣幸邀请到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曹燕校长为全体语文教师做专题讲座《学业质量视角下的作业(命题)设计》。
曹校从作业功能、作业目标、作业设计、作业讲评四个维度进行深入阐释。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老师们要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建构测评框架,设计以情境为载体的典型任务,从而在精心设计的作业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首先曹校依次阐述作业的三大功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帮助老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帮助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同时引导老师们关注作业目标的制定要注意学科体系上内容要具有衔接性,水平要有进阶性,要求具有差异性;年级作业体系上要关注内容、要求、能力上具有关联性和协同性;作业管理体系上要体现科学闭环等。
其次曹校尤为细致讲解了如何进行作业设计,强调应从优化顶层设计、做好作业研发以及精心设计练习三个方面展开。为了让老师们对素养立意的命题导向有更清晰的认知,曹校结合多个作业案例对各类题型进行了详尽分析。在情境化试题的命制中应将情境嵌入任务或问题之中,让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充分展示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曹校针对当前语文教学质量存在的薄弱之处,也提出了建议:在日常的作业设计中,应基于教情学情,合理重组并优选作业内容;规范集体备课,强化作业使用的深度研磨;优化学习环节,增进作业栏目与课型融合;重视错题重温,整体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题。最后,曹校希望老师们能从引导学生自查自纠、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点拨提升和矫正补偿五个环节中强化作业讲评。
学习心得
张懿老师:
这次干货满满的培训让我意识到作业不仅是巩固课堂知识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分层作业。教师要巧妙设计基础类、提升类、拓展类等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得到锻炼和提升。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避免“一刀切”现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朱珈颍老师:
作业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还是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更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曹校的分享让我对作业命题设计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增强了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应用这些理念的信心。我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将这些策略应用于实际,提升学生的学业质量和综合素养。
卢双双老师:
今天聆听了曹校长《学业质量视角下的作业设计》,再次引起了我对作业设计的思考。作业设计更应该贴合学生视角,结合课堂教学“30+10”讲练一体化,保证作业和教学目标一致,关注作业类型的多样化多维度,权衡作业难度和学生能力之间的匹配度,重视课后作业和课堂之间的关联,同时加强作业批改,反馈和追因,重视日常练习的讲评与迁移练习,从而真正促使学生内化收获。
金余佳老师:
在听完曹校《学业质量视角下的作业设计》的讲座后我受益匪浅,讲座从作业功能,目标,设计,讲评四个方面展开,重点结合具体案例展示了基础练习和单元练习的设计方法和要点,这些方法旨在促进学科整合,知识内化,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同时强调了情景在作业中的重要性,为作业讲评的环节提供了思路和方向,让我们对作业系统有了全新的认识。
刘璐璐老师:
曹校的讲座深入探讨了作业设计在提升学业质量中的关键作用。她强调,作业不仅要明确功能和目标,还需在设计上注重创新与实效。曹校长针对字词类、句子类、表达类、单元练习等方面,列出典型题型,和老师们共同探讨作业布置的方法。通过科学的作业研发,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效果。本次讲座让我在忙碌的开学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让我不断审视日常教学,在教学的海洋中不断升华。
教研是一次灵魂的唤醒,也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专家的引领,激励教师在教育之路上学无止尽,教无止尽,研无止尽。
撰稿:包欣宇 摄影:余亭 审核:孙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