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启新程,赋能促成长。为了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活动育人实效。2024年9月24日下午,我校全体语文老师齐聚四楼多媒体教室开启第二次教研活动。我校副校长肖媛媛校长全程参与活动。
首先,由张薇佳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张薇佳老师复习回顾“场景歌”中的农家场景,引出课题。在教学中重视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再以读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朗读连为一体。在分析字形时,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识字经验,从而记住字形。另外,还以五颗星的评价要求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笔顺去描红、临写,把字写规范、美观。本堂课写字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孙逸老师执教了《我的战友邱少云》,以抗美援朝战争的纪念碑引出主人公,从而引出课题,围绕“我是谁”这一问题,了解课文概略。引导学生以“时间线索”概括文章内容,感悟三个重要的情节并和学生交流分享。和学生师生合作读,找出关键句,感悟人物形象的英雄特点。
课后,老师们对两位老师的展示课进行评课。周洋老师认为,张老师的课堂以多种方式呈现,循序渐进识字。借助了了多种识字方式,通过借助组词、图画、象形字等方法认字、借助拼音识记生字。第二,读写结合,发展语言。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去朗读,师生合作读,逐步提高学生读的能力。刘红莲老师评价道:孙逸老师的课堂设计了学习任务,将“识英雄,悟英雄,赞英雄”三个目标清晰贯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悟体会英雄形象,引发情感共鸣。徐黎主任肯定了两位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她指出孙老师的课堂对一篇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做了很好的取舍,重视对略读课文的研究,她建议高段老师可以将略读课文作为研究点深入。对于课堂的连接和课文的重难点突出再进行改善。
最后,朱主任对该次教研进行了点评,她指出两位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是有目共睹的,她指出执教老师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学生,将反思中的问题在备课过程中前置,关注单篇课文在单元中的价值,在课堂上挖掘课文价值,引导学生点面结合,把语文要素落到实处,更多地“备学生”。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说:“教育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过程。”语文学科要使学生通过“树木”见到“森林”,就要厘清单篇教学与单元整体教学的关系。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架构学生结构化的学习经验,从而建构语文核心素养。
(撰稿:周洋 摄影:周洋 审核:张荔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