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教育”是三井第二实验小学一张闪亮的名片,秉持“问之学,问中学,问成学”的理念。以问启学,激发求知欲,让问题成为探索知识的钥匙。在问中求学,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问成学,将问题解决视为成功标志,提升综合素质,成就新时代人才。
10月18日,全国中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学术研讨暨培训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办,名师专家共同探讨语文跨学科教学的价值和实现路径。三井实验小学徐燕娟书记带领校语文团队参与了此次活动,让问学课堂亮相全国中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学术研讨现场。
团队介绍
“全息阅读成长营”团队领衔人徐燕娟书记以《全息阅读:通过阅读的教育》为题汇报了团队以省前瞻性项目全息阅读推动学校整体性变革的过程。全息阅读项目于2005年起步,先后经历“单学科——全学科——多场域——全素养”四个发展阶段,建构了“全人员”“全领域”“全时空”的阅读体系,从而促进儿童“全人”发展,实现通过阅读的教育。
全息阅读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首先是基于部编教材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融通全学科,生成跨界阅读模式,推进了“内容导向”“问题导向”“任务导向”三种跨界阅读模式。其次,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链接多场域,提炼三位一体阅读范式,形成了学校阅读共同行动区、线上家庭自由阅读档、社会阅读一公里阅读圈,开展项目化学习,打开学校与儿童生活之间的区隔,开展阅读育人实践研究。第三,是基于生命成长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指向全素养,创新阅读的生活新样态,建构了“纵横+”模式下的学生跨学科主题成长课程,实现通过阅读的教育。
课堂亮相
当问学理念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相遇,便如同两股激流交汇,碰撞出绚烂的火花。它们共同拓展思维的疆界,让知识在跨界融合中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本次亮相研讨会的是三井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发展处主任徐丽菲,徐老师是常州市骨干教师,常州市张丽娟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获常州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一等奖。
金秋的色彩渲染了整个校园。新海高级中学的文轩亭摇身一变,成为了孩子们探索知识的露天课堂。在大自然里,连云港市苍梧小学二14班的小朋友们跟随着徐老师踏上了一段奇妙的“大自然的语言”探秘之旅。这堂别开生面的户外课程,巧妙地展现了跨学科学习的三个维度。
第一,在任务驱动中习得语文学科知识。谚语诵读、对话朗读、角色表演、句式仿说,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在师生问答间流畅输出内化。
第二,在情境创设中习得语文学科素养。你认识天气图标吗?你能成为称职的天气播报员吗?我们不仅要认识天气图标,更要具有刨根问底的精神,孩子们在自信地表达中主动解决问题。
第三,在为生活的理念下转换学科智慧。孩子们通过解读天气预报更好地安排一日计划,成为生活的小小设计师,巧妙地将“学以致用”和“用以致学”统筹起来,让学生用综合的视角去探索世界的奥秘,用融会贯通的智慧去应对生活的挑战。
智慧引领
“全息阅读成长营”项目团队领衔人徐燕娟书记结合徐丽菲主任的课堂交流了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思考。
1.“跨学科”:跨学科,要坚持学科立场的跨学科,尊重学科的独立价值。立足学科再整合跨界,从单一学科转向多学科的融合。
2.“跨学科主题”:跨学科主题的提炼是关键,除了依据新课标与教材内容,更要立足具体的学校特色、家庭生活、社会体验的情境,从小书本走向大世界。
3.“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在于“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性学习过程”,用实践的方式学,具体落实“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达成核心素养目标。
问学理念指导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模式,正悄然改变着教育的生态。这种创新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学科的藩篱,开辟了一片知识交融的沃土。展望未来,问学教育必将继续发挥其引领作用,推动语文跨学科教学走向更高远的境界。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每一个学子都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智慧的创造者,引领他们走向辉煌未来。
文稿:戴梦贤
摄影:戴梦贤
审核:范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