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续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互补,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着 “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原则,我校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四楼多媒体教室开启第四次语文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我们欣赏到了两节高质量的展示课。臧薇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臧老师紧扣新课标,设置丰富的学习活动,层层递进,先从介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接着到介绍家人名字里的故事,最后到介绍名人名字里的故事,驱动学生不断思考,引领学生不断在学习中摘得学习成果。
刘芬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课文《桥》,刘老师构思极其精巧、立足文本,结合课后习题,紧扣小说三要素进行教学设计的架构,以基于文体意识的“探究微型小说阅读密码”作为学习主任务,致力于教会学生一般性的、可迁移运用的阅读微型小说的方法,在真实、自然的阅读状态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出更深刻的阅读感受,为学生阅读小说开启大门。
课后,两位执教老师对今日课堂展现进行说课反思,听课老师们也纷纷各抒己见,围绕本节课教学进行评课。高昕成老师从“课前预习激发兴趣、搭设支架减轻课文难度、多元活动营造说的氛围”这三点展开评课肯定了臧老师的课堂。孙逸老师认为刘老师的课堂准确把握住了教学重点,围绕“理清情节线索、把握人物性格”这一中心环节层层推进。无论是梳理洪水与事件的对应关系,还是分析人物面对矛盾冲突时的抉择,刘老师都能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细节、紧扣文本进行分析。巢亚仙老师认为臧老师的教学设计能运用生活元素,充分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姚岚老师认为刘老师的课堂细节处理到位,尤其是朗读指导有方,值得青年教师学习。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即是教研的意义所在。相信在以后的语文教研活动中,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
(撰稿:常祎立 摄影:常祎立 审核:张荔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