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季节,寒意渐浓。11月15日-17日,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奔赴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参加第3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本届研讨会邀请了吴正宪、俞正强、徐斌、徐长青、罗鸣亮等15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和来自全国各地近千名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领略了名师睿智精彩的课堂、课后分享及专题报告。
这是一场与名师的邂逅,一场现代与经典的交融盛会。
课题展示,“现代与经典”的创新演绎
吴正宪老师执教《10的再认识》一课是在1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课一开始,吴老师就用几个精心设计的问题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思考,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满十进一”,知道“一”和“十”之间的十进关系,初步建立“10个一是1个十”,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她能不动声色地维持秩序,用她的语言、表情、肢体动作,悄悄地让学生认真听讲。
贲友林老师执教《分数与除法》,整堂课贲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小组讨论交流,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知识,整节课轻松、自然、精彩。贲老师在《“接着说”: 撬动课堂改变的一个支点中》的主题讲座中指出:“会学”课堂中的教师不应“手握缰绳,操控着学生往前走”,而应将“会说”落实在日常的每一节课程中,在持续不断地指导中促使学生愿说、会说、说好,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接着说”,其实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学会如何学习。
顾志能老师执教《容积练习》,借此课来说明“生问课堂”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实施要点,如:提问材料如何精心设计?材料呈现如何注重细节?引问语言如何巧妙运用?学生问题如何记录?教学结构如何摆布?他提出:“如果想要学生提出这样的好问题,教师要有更多的耐心去守候,要用更好的材料去引发。“
强震球老师执教的《笔算乘法》采用了启发式教学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们思考、探索,让孩子们自己发现笔算乘法的规律和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笔算乘法的本质,还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俞正强老师提出“把课上对”的种子课。俞特执教《小数的初步认识》把小数的认识这一知识与单名数和复名数的转换进行了沟通联系,找到后续学习的方法和源头,让学习水到渠成,真正实现种子课的作用。
徐长青老师的课堂是欢乐的,这种欢乐来自于他诙谐逗趣、引人入胜的语言。当学生在烙饼时,他要求学生做动作得配上声音。“嗤啦,熟了!三分钟,再翻过来,嗤啦,又熟了!3分钟,共是6分钟”。这一过程,徐老师形象的以手代饼,配以声音动画,学生在笑声中不知不觉地感悟到真知,学得兴趣盎然,津津有味。在烙三张饼时,徐老师借用了“借一张”、“等一等”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演示,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如何“交替烙”,既突破了难点,又让课堂生动活泼!从学生亮晶晶的眼神中,可见徐老师的教学艺术之魅力。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此次观摩会不仅使老师们领略到大师的风采,也看到了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相信我们的老师今后会不断学习并提升自己,把每一次的感悟化作自己成长的动力,让每一次的收获作为自己成长的步步阶梯。
(撰稿:何秋婷 审核:何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