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共话小初衔接,携手助力成长
新北区小初衔接工作室(西部地区)语文学科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宗湛蓝

  为了打破学段壁垒,深入了解小学与初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学情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与关联,探讨小初衔接的策略,促进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无缝连接,11月28日罗溪中心小学和罗溪中学承办了以“共话小初衔接,携手助力成长”为主题的小初衔接语文教研活动。

  课堂观摩展风采

  第一节课由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贺红敏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贺老师围绕教学目标创设了“悦读悦讲”古典名著读书交流闯关活动,在情境中设置了四个闯关任务,从单元导语引入带领学生猜名著;通过猜读的方法理解词语,抓关键词填写思维导图复述石猴出世的过程;采用跳读和对比读的方法品悟石猴形象,复述猴王出世;拓展阅读,感悟石猴的成长。在任务落实中,贺老师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朗读、观影视片段及课外拓展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人物形象,掌握复述要点,感悟石猴的第一次成长,激起了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为整本书的阅读赋能。

图片1.png

  第二节课由罗溪中学陈佳卫老师执教七年级《西游记》整本书阅读。陈老师以备课中遇到问题,搜索百度AI结果令人惊舌引入本节课的核心任务——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的精神实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陈老师利用精读、跳读等方法,在核心任务下设置四个环环相扣的子任务:展示孙悟空名片,检查预习;浏览回目,理清文路;课堂辩论,谁是主角;多面探究,解密心学。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引导、师生反馈评价中逐步深入探寻、多方位思考,在思维的碰撞中渐渐拨开谜团,最终探究到《西游记》的精神实质——心。整节课弥漫着浓浓的思辨意识,让我们看到了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也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推进起到了指导作用。

  评课反思促成长

  这两节课既关注了学情,又关注了素养,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发。课后,初中和小学的语文教师们进行了联合研修。

  课后陈老师和贺老师分别从教材分析、学生学情、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及课后反思等进行了详细的说课。

  夏玉琼、蒋冠英、何静娴、花梦竹四位评课老师从教学设计的新颖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以及学生互动的积极性等多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价。老师们一致认为,两位老师都扎实地达成了课堂教学目标,体现了高效的课堂质量和良好的课堂效果。贺老师通过情境创设和具体方法指导在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表达看法,理解人物形象,实现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构建新知。陈老师以合作交流探究为主,通过任务群的驱动引导学生探究,启发学生深度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扩大了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面。

  在老师们畅所欲言的基础上,罗溪中心小学郭文洁副校长做了总结发言。她首先肯定了这次联合教研的形式对学生衔接学段学习的作用,以及两位老师基于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渗透古典名著阅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同时指出,课堂常规的培养是第一步。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在课堂表现、学习习惯、语文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的学习习惯、朗读能力、独立思考与质疑能力培养到位,是衔接工作的重点。

图片11.png

  本次教研活动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融。和而不同的教学课堂让老师们看到了小学和初中不同的学习方式,了解了小初衔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开启了新的尝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着力寻找中小学衔接的关键点和突破点,不断促进小初衔接工作的进一步提高。(撰稿:贺红敏,摄影:黄露,审核:郭文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