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的当下,孩子与手机的相处问题,成了众多家长的“心头大患”。近日,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实验小学家长学校精准聚焦这一热点,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专题讲座,特邀家庭教育指导师马芬,为家长们答疑解惑,输出一系列实用的手机管理妙招。
活动伊始,马老师先和家长们开启了一场“手指分开游戏”,调动了家长们的积极性,紧接着马老师开门见山地指出,家长的以身作则是手机管理的基石。“孩子就像敏锐的小侦探,模仿能力超乎想象,家长在沙发上频繁刷手机,却要求孩子远离电子产品,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马老师建议,家长要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的频率,每天设定固定的“无手机”陪伴时段,比如晚餐时,全家人专心分享一日趣事;亲子阅读时,把手机调至静音、放在远处,全身心沉浸在故事世界,给予孩子高质量陪伴。
制定清晰且合理的规则至关重要。互动环节,家长们纷纷分享自家规则,有的说限时不管用,有的讲孩子总耍赖。马老师笑着给出实操性建议,与孩子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定手机使用规则,关注孩子积极的一面等等,引导家长们让孩子渐渐学会自我约束。
马老师巧妙设计“要手机情景模拟”,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几位家长分别扮演孩子与家长,模拟孩子讨要手机、家长拒绝的场景,逼真演绎引发哄堂大笑,也让大家深切体会到日常沟通的症结所在。家长明确了规则指令要简单明确,双轨沟通,重复法则,要保持温柔而坚定的态度表明自己的立场。
马老师用一个又一个实例提供给家长具体可操作的建议, 丰富孩子课余生活,是“疏堵结合”中的关键一环,充实的精神世界自然会让孩子无暇关注手机。沟通引导更是贯穿始终的法宝,马老师特别强调,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手机依赖”,千万别一味指责、强行没收手机,这只会激化矛盾。要选个轻松的时机,平和地与孩子聊聊背后原因,是学习压力大,还是社交遇困扰?耐心倾听,再循循善诱,引导孩子认识危害,树立正确网络观。
培训结束后家长们迟迟不肯散场,围着马老师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孩子时遇到的问题,马老师耐心地一一回应,家长们频频点头,如拨云见日般地窥见了现象背后的本质。
窗外寒冬已至,室内心潮澎湃,此次培训家长们收获满满。河海实验小学将继续家校携手,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撰写:田禾 拍摄:田禾 审核:朱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