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在行动|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数学学科实践探索
——新桥实验小学数学学科基地专题展示活动
冬日里的阳光,
温暖而柔和,
穿过稀疏的云层,
照亮了大地。
万物添冬韵,教研正当时,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024年12月24日下午,新北区数学学科基地展示活动在新桥实验小学如期举行。本次活动以“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数学学科实践探索”为主题,特邀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陈建伟校长莅临指导,江苏省特级教师、新桥实验小学校长姚建法和副校长罗雯娟,全区各小学数学教师代表以及新桥实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参加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为课堂展示、主题讲座和专家引领三个环节。
智慧灵动课堂 展多样风采
第一环节课堂展示分设三个会场
第一分会场
第一会场首先由陈惠老师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陈老师从具体情境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列式,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中唤醒学生对过去学习整数乘法的经验。通过列竖式、画点子图和面积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把“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已知”的知识的数学方法。陈老师整堂课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第二节课由刘孝玲老师执教《认识分米》刘老师通过巧妙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5厘米、8厘米、10厘米或12厘米”的纸条量长度,打破了固有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到分米产生的意义。刘老师还和学生一起制作一把特殊的米尺,让学生直观感知厘米、分米以及米之间大小关系,掌握三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形成较为完整的长度单位体系。
第二分会场
第二会场刘群老师执教的是《认识平移和旋转》,刘老师从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分类、观察、比较、操作,从不同角度感知平移和旋转的主要特点,初步体会平移和旋转的数学内涵。
徐英老师执教的是《认识“黄金比”》,徐老师将这一拓展内容整合成一节实践活动课,融合实践性、应用性以及趣味性,课中设计了多个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以生为主,充分的引领学生在思考中观察,在观察中操作,在操作中发现,在发现中抽象概括,发现这些美是有规律的。
第三分会场
第三会场王媛老师执教《认识图形》时,努力突出“活动为主线,学生为主体”进行开放活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用手摸一摸进行分类,并安排了大量的操作活动,无论是新课教授还是巩固练习,让学生在充分的游戏活动中获取知识、感知形状;让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最后回归到生活中的形状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
乔童昕老师执教《观察物体》,乔老师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在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关键特征”、“想象”、“推理”来观察物体,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题高效讲座 引别样思考
第二个环节由新桥实验小学数学课程责任人殷娟主任进行主题讲座,殷主任以《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数学学科实践探究》为主题,和我们分享了研究的推进路径:做中学:基于具身认知的科学实践;用中学:立足问题解决的学科实践;创中学:意旨综合应用的学科实践。教学策略以及阶段成果。殷主任指出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学生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表征的过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开展合作学习,发展可迁移的知识技能和高阶思维能力,进而培育核心素养。
专家引航发言 提高标要求
第三环节由陈建伟校长高位引领,陈校首先肯定了新桥实验小学数学组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与努力,同时也从“学业质量”这一角度引发与会教师的思考。陈校指出,我们需要清晰目标定位,做真研究,并且把目标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坚持不懈开展交往互动式课堂的研究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勤教善研一丝不苟,深思熟虑百折不挠,一次学习就是一次成长,一次研讨就是一次发现。在教学研究的路上,我们在一直思考,在成长!
冬日里的一缕阳光,
温暖而明亮;
冬日里的一缕阳光,
舒服而温馨;
冬日里的一缕阳光,
照射在我们身上,
给予我们自信,
给予我们希望。
撰稿:刘佳月
查志宏
史旭辉
统稿:杨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