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 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前后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认真落实省市区相关工作要求,2月10日上午,魏村中心小学组织召开期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和部署。本次会议由李英花校长主持。会议重点围绕开学前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确保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新学期。
会上,李英花校长就新学期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推进家校共育,纾解开学焦虑。开学前通过推送温馨提醒、线上线下交流等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全覆盖沟通,指导家长帮助学生统筹作业时间,调控心理情绪,避免亲子冲突。对于重点学生和家庭,班主任要通过家访等方式进行点对点疏导,必要时可联系心理老师提供专业指导。此外,学校还将通过家长群转发相关心理健康讲座链接,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缓解开学焦虑。第二,遵循心理规律,优化期初学习生活。开学前三天,教师不得催促学生完成作业,对于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开学后不要求补做作业。开学一周内,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测评、调研或考试。学生报到当天,各班级要上好开学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新学期。开学初期,学校在作息时间、作业安排、课程教学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给予学生适当的适应期,并策划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帮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开启新学期的学习生活。第三,做好健康教育,开展心理监测。开学初要迅速激活班主任、任课老师、心理委员的“哨点”作用,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对反常行为保持高度警觉,及时发现并干预学生的苗头性心理问题。开学后,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表五清”特殊学生摸排工作,动态更新学生心理档案。同时,学校将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顺利适应新学期。第四,关注重点学生,落实关爱帮助。会议特别强调,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情况,开展心理关爱、咨询辅导、转介诊治等工作。对于平时掌握的特殊情况学生、家庭近期出现重大变故的学生,以及开学后心理状态明显变化的学生,班主任要重点关注,并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提供针对性的关爱和帮助。学校还将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看待心理问题,鼓励他们通过96111热线、区域和学校心理辅导室等渠道寻求专业心理援助。对于可能存在心理疾患的学生,学校将联合心理专家开展专业家访,并指导家长采取心理咨询、专业治疗等方式进行有效诊治。
以心润心,用爱助力。我们坚信,在学校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精心部署下,新学期的心理健康工作将为孩子们的心灵撑起一片温暖的晴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充满爱与关怀的校园中茁壮成长。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心灵家园,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撰稿:芮俐俐 摄影:韩苹 审核:韩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