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有和风满春林;三月,有新燕梁间舞。在这最美的初春时节,为切实提升学校语文学科素养,孟河实验小学全体语文教师相聚在一起,共同开展本学期的第二次教研活动。
一、课堂展示 秀风采
第一节课是由毛洁羽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毛老师教态亲切自然,教学设计巧妙有趣,各板块结构清晰。尤其在课上运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引导识记生字,学生投入其中,气氛活跃。毛老师特别注重以读促悟,在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心情,体会到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第二节课是由汤希芮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大门》。汤老师在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读诗,指导学生搜集并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在课堂上按照摘、创、编、诵的活动流程,让孩子们徜徉在诗的海洋,以极具发散性的思维向我们展现了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最后的诗歌朗诵会更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大舞台。
二、讲座分享 明方向
接着,张荔荔老师带来了《诗韵启智,文化润心——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诗歌教学的创新实践与素养培育》的微讲座。张老师指出在小学诗歌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融的。在新课标背景下,应注重以诵读为核心的体验式学习,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分层指导,可采取情景化教学、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赋能等创新教学方法。此外,张老师建议广大老师应多提升文本解读能力,不断创新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三、反思评议 促成长
随后,两位执教老师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其余老师们也围绕这两堂课的设计以及课堂情况,做出了评价,也提出了自己宝贵的教学建议。
王艳老师充分肯定了毛老师在课堂上随问识字的教学方法,学生的配合度和接受度都很高。而且鼓励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既培养了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准确把握角色情感,趣味十足。
王琼琼老师觉得汤老师的语言简洁凝练,教态亲切自然,课堂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王老师建议在教学中可加强诗歌创作的实践指导,让学生更有抓手。同时增加学生诗歌朗诵的机会,使其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最后,肖校长以四年级《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大门》为例,从教材解读、过程设计、实施路径等方面细致解读,为我们展现了综合性学习应该如何做好。
三月春光慢慢又漫漫,追梦之路漫漫亦灿灿。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更是教学质量和教师成长的源泉。未来老师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继续教研之途。
拍照:陆佳敏 报道:陆佳敏 审核:高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