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龙虎实小】诗意教研|深化年段教研 锚定素养提升
——第六周语文学科研究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凤娇

  春日迟迟,春景熙熙。伴随着春日暖阳,3月19日上午,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龙虎塘实验小学开展了第六周语文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年段有序开展。

  以“AI”为翼 解锁古诗课堂创新密码

  一二年级语文老师齐聚多媒体教室,聆听了由一年级季静燕老师执教的《静夜思》。季老师巧用AI技术,将大诗人李白请进课堂,创设“诗意初探,月光寻踪;情感共振,游子心语;文化解密、游子密码”三个学习任务群,在循循善诱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李白望月思想之情的理解,也充分彰显“双减”背景下古诗教学的新样态,以AI技术赋能传统课堂,构建出古今交融的诗意空间。

  吴佳颖和万雨晴两位老师分别从“课堂设计的任务驱动,层层递进;教学方法的动静结合,趣味十足;学生全员卷入,深入思考的参与度”这三方面对季老师的课堂进行了评价。

  年段导师刘亚妮副主任认为季老师的课呈现了“主题聚焦下的资料补充,梯度呈现下的教学设计,AI探索下的智能体现”三个亮点。同时围绕“古诗朗读的三个层次”展开分享,鼓励低段教师深耕古诗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袁雨希老师的理论分享以“双减”政策为背景,凝练出小学古诗教学的创新实践范式。并聚焦价值锚点、实践创新和育人突破三方面,为“双减”背景下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借阅读之力,启思维之航

  三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中在多媒体教室,由夏青老师执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导读课,夏老师从猜图激趣、共读寓言、运用策略和制定计划四个板块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明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寓意,激发阅读兴趣。

  接着,三年级组的周丹老师进行评课,她认为,这节阅读课目标明确,环节紧凑,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阅读方法;四年级组的万珺逸老师点评夏老师的这节课活动设计丰富多样,而且注重了阅读体验与分享。

  年段导师刘凤娇副主任从阅读课型入手,指导老师们教学阅读课时要用“三借”:借已有经验,从一篇到一本;借已有方法,从知晓到运用;借已有起点,从目标到落实。

  最后,黄子卿老师作了主题为《核心素养视阈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的理论分享,从阅读价值、选书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四个角度讲述了自己的阅读教学心得。

  走进革命岁月 探寻领袖人物

  五年级王瑞雪老师执教《青山处处埋忠骨》。王老师的课堂环节设计精巧,以文本为基、情感为线、素养为核,围绕“聚焦人物描写,体会人物内心”展开教学。王老师引导五9班学生通过品析词句体会人物形象,还通过视频资料拓展,拉近了学生与革命英雄的距离。

  六年级岳伟彬老师认为王老师能紧扣语文要素,通过教学任务和资料拓展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五年级汤桦寅老师认为王老师在课堂上善于引导学生对于人物情感的体会,在学生心中埋下乐一颗革命爱国的种子。

  夏虹副校长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了点拨引领。夏校指出教师要从做笔记、写批注、会发言三个方面指导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要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关注语气、语调、语速的变化;课堂要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通过思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提升思维能力。

  教学有法,研无止境。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一次深度探索,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升华。全体语文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在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上精研细磨,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滋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土壤,为诗意龙娃的成长奠基赋能。

  撰稿|张兰兰、吴婷婷、汤桦寅

  摄影|张兰兰、吴婷婷、徐菁悦

  整合|张兰兰

  审核|徐颖、刘亚妮、刘凤娇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