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暖阳轻抚校园的枝桠,
键盘敲击声与童言稚语和鸣成诗。
当数字浪潮漫过三尺讲台,
一群教育者的匠心,
正在时光里悄然生花。
3月14日上午,新北区第六批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学韦国优秀教师培育室第20次活动在常州市龙城小学顺利举行。培育室所有成员及其他兄弟学校信息科技教师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青师展翼·课堂生辉
常州市龙城小学邵琪老师执教《分支结构》一课。学生逐层递进,学会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程序编写等不同方式描述分支结构。同时,通过学校书法文创纪念品售卖活动的规则问题,帮助老师用算法解决,了解了用算法解决生活问题的一般过程,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邵老师语言生动诙谐,为新课标中五年级“身边的算法”教学提供了精彩的引领示范。
香槟湖小学周晶老师执教《数据的整理》一课。周老师紧扣新课标要求,目标定位精准,围绕“数据与编码”模块核心概念,通过贴近生活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据整理的意义。同时,借助数字化工具,周老师的活动设计与课堂实效有趣、精准,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培养。
龙虎塘实验小学王银行老师同样执教《数据的整理》一课。王老师从今年最火的《哪吒》电影入手,围绕“战力值”数据的筛选、排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类实例,学生在操作中渐渐领悟了数据排序与筛选的技术性及重要性。
思维碰撞·星火燎原
研讨课结束,培育室成员齐坐在一起,对三节课进行了思考与探讨。三位执教老师首先对自己的课进行了精准的剖析,从备课到磨课,从确定课题到教学反思,三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感悟。接着,培育室成员也各抒己见,分别就三节课进行了点评。
专家领航·破云见月
一番热烈的交流研讨后,培育室领衔人韦校也针对三节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韦校肯定了三位教师对新课标与新教材的解读到位,并赞赏了老师们勇于探索新教材的勇气。同时,韦校也希望老师们今后能一如既往地保持这份学习力,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各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更要我们信息科技教师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去研究、去运用。
在0与1构筑的新世界里,永远需要信息科技教师以人文温度守护每一颗求知若渴的童心。每一次研讨活动,有技术、有情怀、有温度,为每一位老师的行囊里增添了几许智慧的微光,这便是信息科技教育最美的模样。我们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追光旅程的起点。
(图文:邵琪 审核:苏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