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为提升教师对“计算教学”的认识,提高课堂效率,西夏墅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于2025年3月6日上午开展了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四年级年级备课组承担,包括了课堂展示、讲座分享以及互动评价,全体数学组教师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聚焦课例
第一环节,巢明珠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本节课,巢老师以之前学过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复习作为导入,既回顾了旧知,又为新知打下铺垫。让学生自主探索128×16的计算方法,在过程中强化对算理的理解。接着,通过设计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算法,理解算理,有效突破难点。
讲座分享
第二环节,课堂教学展示后,孙豪老师结合新课标进行讲座分享。讲座围绕《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解读展开。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小学整数乘法最后板块,旨在让学生理解运算,构建知识体系,培养核心素养。孙老师横向对比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教材,指出不同版本教材在编排位置、教学方式、简便运算及数量关系教学上的异同。同时纵向对比,小学整数乘法学习分四个阶段,本单元重点在于算理算法迁移和规律运用,为后续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奠基。孙老师最后解读了新课标对该内容的学业、教学提示提出的要求,并强调探索运算、认识数量关系、理解算理算法及培养多种意识和能力。
互动点评
第三环节,首先,由巢老师进行说课。巢老师说明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紧接着,全体数学组教师针对巢老师的这节课进行评课交流。
陈艳芬老师:有三点值得我们学习,一是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相吻合,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学生不会觉得枯燥。二是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等知识,在算理上是一致的,巢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在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理解算理和算法。第三个在计算的过程当中能渗透估算,培训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建议在常规积累板块的时间可以缩短,为新授学习争取更多时间。
袁恩钰老师认为巢老师这节课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在日常教学的时候也要学会适当放手;韦小露老师指出:巢老师这节课,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脉络,凸显算理一致性;并且在单元整体设计下,渗透知识的迁移;秦雨欣老师认为该课环节清晰,环环相扣,最后老师总结提升,让学生迁移知识,归纳整数乘法的算法和算理。
最后,王芳校长根据本次教研活动,对数学组未来一学期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新课标理念的落实。新课标的理念不能只局限于口头上,要真正落实到每一节日常课,真正做到“课改”,将新课标理念落实到日常。二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进一步的变革,每一节课教师是否能引导和组织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言说、表达。三是教研常态的进阶。每一次活动前都要根据教研清单中的分工提前学习,自发领取任务,选择不同的观课视角去进行课堂观察,带着任务去思考。
大道不止,上下求索;观云追月,更登高楼。西夏墅数学组的老师们将继续探索的脚步,不断前进!
【撰稿:黄磊 拍照:黄磊 审核:韦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