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鼓励与奖励是不可或缺的养分,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滋养着孩子的心灵,助力孩子茁壮成长。掌握正确运用鼓励与奖励的方法,是家长们的重要课题。4月9日下午,吕墅小学邀请管华英老师来校给四年级家长做专题讲座:鼓励、奖励的正确方法。
一、点亮孩子成长之路的鼓励
鼓励,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认可、被鼓励,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勇敢尝试新事物时,哪怕只是取得微小的进步,都需要成人及时给予肯定。例如,孩子第一次主动帮忙洗碗,即便洗得不够干净,家长也应真诚地说:“你主动承担家务,真的长大了,妈妈、爸爸特别开心!”这种鼓励关注的是孩子的行为动机,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看见,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陪伴孩子习惯养成的奖励
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成长的基石,而奖励则是帮助孩子养成习惯的有效助力。孩子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外界的正向反馈来强化行为。管老师提出,为了培养孩子每天阅读的习惯,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每周阅读达到一定时长,就可以获得一本心仪的图书作为奖励。这种具体、可实现的奖励目标,能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回报。通过这样的奖励机制,让孩子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逐渐将好习惯内化成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三、鼓励与奖励结合,把握平衡与尺度
鼓励和奖励虽然都是积极的教育手段,但在运用时需要把握好平衡与尺度。鼓励应注重真诚和具体,避免空洞的赞扬;奖励则要适度,不能过度依赖物质奖励,以免让孩子将行为的动机单纯归结为获得奖品。同时,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和需求,灵活运用鼓励与奖励。比如,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更需要多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在奖励时可以侧重于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
鼓励与奖励是教育孩子的艺术,掌握正确的方法,巧妙运用,就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他们在充满爱与支持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撰稿:王小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