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童趣课堂展风采,教研赋能促提升 —— 记常州市第五轮潘虹优秀教师城乡牵手行动第五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潘笑

  春来潮涌东风劲,教研赋能正当时。为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2025 年 4 月 25 日周五上午,新北区潘虹老师优秀教师城乡牵手活动在智慧教室拉开帷幕。吕墅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黄晓露以统编教材课文《浪花》为载体,呈现了一堂充满童真与活力的研讨课,随后参与活动的教师们围绕课堂教学展开深度评课交流,在思维碰撞中探寻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育人路径。

教师听课.jpeg

  一、童趣课堂绽活力,师生共赴浪花之旅

  黄晓露老师执教的《浪花》是一篇洋溢着自然趣味的课文。课堂上,她紧扣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以 “海边游玩” 为主线,通过播放海浪视频、展示沙滩图片等方式,将学生瞬间带入浪花翻涌的情境。在识字教学中,她巧妙运用动作演示法 —— 如通过 “迈步子”“挠脚丫” 的肢体语言讲解 “迈”“挠” 等动词,结合 “淘” 字的 “氵” 字旁与 “淘米” 生活场景,让抽象生字与具象经验产生联结。朗读指导环节,她抓住 “轻轻”“悄悄” 等关键词,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表情模仿,体悟浪花 “淘气小娃娃” 的拟人化形象,让文字在童趣演绎中 “活” 了起来。

黄老师指导朗读.jpeg

  二、多维点评指方向,深度教研促成长

  (一)目标精准,夯实基础

  刘梦老师在点评中提到,黄老师设定的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浪花特点、体会喜爱之情” 目标贴合学情,尤其是朗读训练层层递进 —— 从初读正音到精读悟情,学生逐步读出浪花的活泼感,情感把握精准到位。她同时建议,课堂需进一步优化时间分配,如 “演一演” 环节可适当精简,确保教学节奏更紧凑。

刘梦评课.jpeg

  (二)情境激趣,激活体验

  潘虹主任高度肯定课堂的情境创设艺术:“视频与音效的结合,让‘海边’场景可视化;识字游戏与动作表演,让‘学习’过程游戏化。这种‘沉浸式’教学有效抓住了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她特别点赞动词教学的 “联觉体验” 设计,如通过模拟浪花 “哗哗” 声理解拟声词,将听觉感知转化为语言感悟,让抽象文字与具体感受深度融合。

潘老师点评.jpeg

  (三)深化语用,启迪思维

  针对课堂的深度拓展,潘虹主任提出建设性建议:“语言教学应跳出文本表层,挖掘汉字规律与表达逻辑。” 例如,从 “浪花” 的命名出发,可引导学生思考 “浪为何像花”,并拓展 “雪花”“火花” 等 “非花含花” 词语;对比文中 “迈、走、跑” 三个动词,通过 “能否互换位置” 的追问,帮助学生理解动作的细微差异;针对 “浪花笑了” 的拟人句,可创设情境提问 “浪花在笑什么”,激发学生想象,让语用训练与思维发展同频共振。

  三、城乡牵手共成长,教研之花结硕果

  此次活动以《浪花》课堂为支点,撬动了城乡教师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深度思考。黄晓露老师的课堂实践展现了青年教师的创新活力,潘虹主任的专业引领则为教学改进指明了方向 —— 从 “情境统整” 到 “语用实践”,从 “知识传授” 到 “思维培育”,研讨中形成的教学策略为城乡语文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集体评课1.jpeg

  正如徐亚红老师在总结中所言:“语文的魅力在于连接生活与想象,教育的温度在于看见儿童与成长。” 随着优秀教师城乡牵手活动的持续开展,新北区语文教研将继续以课堂为根、以研改为脉,让城乡教育在互学互鉴中绽放更多精彩,助力每一位学生在语文的海洋中乘风破浪,遇见更美的风景!

  (撰稿:周敏慧  摄影:戴鑫铖  审核:徐亚红)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