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聚焦新教材,共探新路径
——常州市景佳梅优秀教师牵手行动第三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郑亚芬

  春风拂面研新教,聚力深耕启新篇。为深化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与运用,探索英语教学新路径,2025年3月19日,常州市景佳梅优秀教师牵手行动第三次研修活动在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聚焦新教材,共探新路径”为主题,汇聚区域内兄弟学校三年级英语教师,通过课例展示、课堂观察反馈、专家引领等环节,共研译林版三年级下册新教材,助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1.jpg

  课堂实践:情境赋能,以生为本

  深耕课堂,实践为基。活动伊始,两位教师以译林三年级下册Unit 4 Have Fun After School 为课例,呈现了两节风格迥异却紧扣主题的课例。

  周皓昀老师执教第一课时,她以单元主题图为切入点,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描述人物位置,结合韵律诗跟读,初步激活方位表达;随后通过讨论教材封面及卡通人物的课余游戏生活,自然引出单元核心问题“How do you have fun after class?”,启发学生思考。接着,她借助故事插图引导学生预测文本内容,通过听读、圈画关键词梳理纸飞机位置信息,并借助朗读、模仿深入理解情节与人物情绪。在此基础上,聚焦辅音[f][v],通过对比朗读与趣味游戏强化发音规律;最后提供句式支架,引导学生创编课间活动诗歌并展示分享,在语言迁移中深化创新思维,逐步实现实践应用的能力提升。

2.jpg

  随后罗静老师进行第二课时的课堂展示。她以方位介词的歌曲与互动游戏激活课堂,引导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感知介词in/on/under/by/behind的语义;结合单元chant与Cartoon time片段复现“Where’s…?”问答句型,推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目标语言。依托观察图片、听录音、看动画等活动,她引导学生预测文本脉络并梳理背景信息;通过跟读歌谣、标记关键词定位蝴蝶位置,学生能完成语言输出任务。随后,她组织小组分角色朗读与情景表演活动,帮助学生在合作中内化核心句型;课堂尾声,她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丰富课余生活,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学生能乐于交流,积极合作,勇于探索, 逐步探究课余生活的空间、内容和意义,感受在校园及大自然中学习、游戏的乐趣。

4.jpg

  课堂观察:以学定教,精准施策

  课堂展示结束后,在小河中心小学郑亚芬副主任的组织下,教师们围绕“教学目标引领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习评价”是否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观察视角,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老师们在课中依据分工观察了优秀生、中等生、潜能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细致入微地记录学生的反应、参与度及知识掌握情况,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出发,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要更加关注中等生的思维拓展和潜能生的基础知识巩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英语课堂上有所收获。

 

  高位引领:理念导航,实效筑基

  千里之船,舵定沧海。评课研讨后,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景佳梅校长进行高位引领。她从教育理念、课程标准等角度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强调教师要深入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鼓励老师们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景校长强调,教师需跳出“教教材”的局限,转向“用教材教”,通过单元整体解读与创新实践,让课堂成为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实践场。

 

13.jpg

  随后,景校长围绕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论文撰写开展了专题讲座。她以“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为核心理念,从选题策略、框架构建、实践支撑三方面展开指导。景校长建议教师从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切入,如“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困境”“分层任务设计的有效性”等,结合新课标理念与学科热点,提炼兼具实践价值与理论深度的选题。针对论文结构,景校长提出“四步法”——“问题描述—理论溯源—实践路径—成效反思”。她强调,论文需逻辑清晰、数据详实,善用课堂观察记录、学生作品、前后测对比等实证材料,增强说服力。“论文的根在课堂,魂在反思。”景校长鼓励教师建立“教学—研究—写作”闭环,通过日常教学日志记录灵感,借助教研活动积累案例,并定期梳理成果。

 

14.jpg

  此次教研活动为英语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通过思维的碰撞,激发了教师们探索新教材教学的热情。相信在全体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将不断提升,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英语教育。

  撰稿:孙娇 郑亚芬

  摄影:祁春萍

  审核:郑亚芬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