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2025年5月9日下午,在春意盎然的校园里,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以“家校零距离,合力助成长”为主题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观摩课堂教学,体验亲子活动,班级沙龙等多元立体的交流平台,让两百多个家庭在思维碰撞中达成教育共识,在情感交融中凝聚育人合力。
弘雅课堂:向美挑战生长
五节精彩的课堂展示,精美的教学课件,向美灵动的教学设计,引人入胜的互动交流,都包含着老师为之付出的智慧和心血!课堂吸引着学生的目光,也深深吸引着观摩的家长。他们在课堂跟着孩子们的思绪,或思考,或记录,或拍摄,记录下孩子们在向美、挑战、生长的课堂学习中,幸福成长的笑脸。
五(1)班王洁老师执教了语文课《杨氏之子》。通过初读正音识字、再读把握节奏、精读感悟聪惠让学生逐步理解文意。最后引入表演环节,同学们分组精心准备,以生动的神态、活泼的动作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再现故事场景。课堂不仅充满欢声笑语,更让学生得以感悟到幽默风趣语言里蕴含的智慧火花。
五(2)班林燕群老师组织学生呈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演绎名著 畅享童年》,五个学生小队分别表演了中国古典名著中《三打白骨精》、《草船借箭》等经典片段。之后,各小队邀请家长一起商讨奖项设置与评选。最终,各小队通过自荐与推选,评选出个人“最佳表演奖”和团队“最佳配合奖”、“迎难而上奖”等奖项。课堂中充满欢声笑语,家长们不仅在精彩演绎中看到了孩子的多元成长,还在互动交流中听到了孩子们成长背后克服困难、智慧合作、坚持不懈的故事。
五(3)班武亚敏老师执教科学课《像科学家那样》,她将“萤火虫消失”的生态危机转化为生动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深入研究野外萤火虫的生活习性与生存现状、分门别类整理信息、分享交流研究成果。整节课充满研究趣味,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家的探究之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生态责任感及学术表达能力,实现了知识与素养的双重提升。
五(4)班张洁老师执教的语文课《杨氏之子》,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助力孩子读好小古文的停顿,渗透方法理解小古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来体会杨氏子的“聪惠”。有效的同学合作让孩子们共学共思,互相碰撞,及时补充,思维的火花一次次迸发。
五(5)班姜丽娟老师执教了数学课《圆的周长》。本节课以"猜-估-算-验"为主线构建探究路径。通过几何图形对比启发推理,锁定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介于3-4之间;组织绕绳、滚动测量生活物品等自主探究活动,有效建立量感基底,结合几何画板动态演绎割圆术原理,实现从操作到验证的跨越。教学中融入传统测量智慧与智能工具,引导学生在具身实践的过程中深化概念理解,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彰显了培养"向美、生长、挑战”素养的理念。
五(6)班杨文婷老师执教英语课《Chinese festival》。课堂中,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带领学生学习中国传统节日及对应月份的英语表达,借助自主阅读、同桌互动、师生问答等多样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句型。最后,让学生剖析文本结构,描述传统节日,助力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传播传统节日魅力 。
家校共育:亲子互动,共育成长
“咚咚”的鼓点声点燃了亲子互动专场的热情,“击鼓传情”游戏让互动现场焕发新活力。在“默契大考验”环节,亲子搭档通过肢体语言破解“成长密码”;“优点放大镜”活动让平时羞于表达的爱意化作具体而生动的赞赏;家庭教育“真心话”环节,父母子女间互吐心声,爷爷奶奶们也袒露代际教育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当温暖的拥抱取代往日的说教,让两代人的心贴的更近,教育的真谛在欢声笑语中悄然绽放。
学科交流:把脉诊断,献上良策
各科教师化身教育医师,为每个孩子的成长精准把脉。数学组强调运算能力的重要性,揭秘“错题银行”的积累妙招;语文团队解析深度阅读的黄金法则,分享“作文素材库”的构建秘籍;英语学科创新设计“情境剧场”,让语言学习成为趣味盎然的生命体验。老师们还特别提醒家长:“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激发内驱力远比知识灌输更重要。
结束语
暮色渐深,而教育的星火愈发明亮。本次家长开放日架起了家校联动的立交桥,铺设了亲子沟通的新航道。当家庭教育的温暖底色与学校教育的专业色谱完美交融,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出独一无二的生命华彩。让我们继续携手,以爱为舟,以智慧为帆,共同驶向立德树人的理想彼岸!
(撰稿:顾鹏飞 摄影:五年级全体老师 审核: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