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艺术新课标理念,探索新时代艺术教育跨学科融合路径,5月22日上午,2025年新北区小学艺术跨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在飞龙实验小学举行。全区各小学音乐、美术骨干教师汇聚一堂,以“新课标视域下艺术跨学科学习的课堂实践”为核心,探索艺术学科深度融合的教学路径。活动由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周文雅校长指导引领,飞龙实小潘建强校长参与,金波副校长主持活动。
篇章一:课堂实践,激活教育新生态
活动以一堂极具创意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跨学科展示课精彩启幕。张玉、徐意、高昳甜、郁菁菁四位教师团队突破传统教学边界,将音乐鉴赏、美术设计、戏剧表演深度融合,精心构建“声音密码——设计密码——服饰密码——表演密码”四大学习任务,为学生打造沉浸式艺术学习体验。
在“声音密码”环节,张玉老师以童话剧招募令导入课程,通过播放交响乐经典片段,引导学生捕捉单簧管、长笛等乐器的独特音色,解码角色性格特征。“当圆号低沉响起时,仿佛狡猾的狼正蹑手蹑脚地靠近……”学生们在音乐的奇妙世界中展开想象,踊跃分享自己的理解。
进入“设计密码”阶段,徐意老师巧妙融入美术学科元素,通过展示创意范例激发学生灵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运用画笔,将抽象的音乐形象转化为鲜活的视觉作品。一幅幅充满童趣与创意的画作展现出学生独特的艺术感知。
“服饰密码”环节中,高昳甜老师带领学生开展环保手工创作。利用废旧布料、彩带等材料,同学们分组合作,将设计图纸转化为精美的角色服饰。裁剪、装饰……在动手实践中,环保理念与艺术创作完美结合。
最后的“表演密码”环节,郁菁菁老师引导学生身着自制服饰,配合交响乐进行戏剧表演。学生们生动地演绎,将彼得的勇敢、小鸟的灵动、大灰狼的凶狠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现场教师的热烈掌声。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跨学科实践中提升艺术素养,培养综合能力。
篇章二: 深度交流,共探教学新路径
课堂教学结束后,张玉老师代表执教团队分享了教学设计思路与实践感悟,张老师从教学立意、学科融合、路径达成、课后反思几个方面进行了交流。香槟湖小学郑聪老师、河海实验学校吕叶老师等与会教师代表围绕跨学科融合策略、课堂互动设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既肯定了课程的创新价值,认为此次跨学科教学打破传统单一学科教学,构建起“听觉引导视觉,视觉深化理解”的跨学科逻辑链条,让学生在艺术联动中实现知识迁移,同时大家也针对跨学科教学细节提出了优化建议。
篇章三: 专家引领,明晰育人新方向
结合课堂教学及评课、议课,区教师发展中心美术兼职教研员胡燕春老师、区教师发展中心音乐兼职教研员周敏老师对本次课堂实践进行了专业引领。胡老师高度肯定了此次跨学科教学实践的创新价值,认为这种将音乐与美术深度融合的模式,为学生搭建了多维艺术感知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周老师认为此次教研,以童话以"交响童话"为载体,以"密码破译"为任务链,通过音乐、美术、戏剧的深度融合,构建了"跨学科学习闭环,达成艺术素养的整合提升。同时也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建议,指出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细化时间节点,利用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周文雅校长多次在教研中强调,艺术跨学科学习要以文化主题为基础、以艺术实践为主体、以素养发展为目标,强调在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建立学科间的意义关联,从学科拼合到素养融合。此次《彼得与狼——交响童话》跨学科教学实践让教师们认识到音美融合不是简单的学科叠加,而是以学科为经纬编织“艺术感知的网”。未来,飞龙实小艺术组将继续以“合作者”姿态,在音美交织的韵律中,继续探索更多“1+1>2”的可能,让多学科共鸣的美育交响在课堂上奏响,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综合艺术素养的“完整的人”。
当音乐遇见美术,是节奏与色彩的对话;当学科边界消融,是素养生长的开始。后续学校将继续深耕艺术教育的沃土,在跨学科融合中谱写美育新篇章!
(撰稿:张玉 摄影:艺术教研组 审核: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