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灵溪教师】以书为媒,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罗溪中心小学“若微读书会”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杨睿楠

  为响应《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与《全民阅读“十四五”规划》号召,破解青年教师阅读碎片化、理论实践脱节难题,11月4日下午,常州市新北区罗溪中心小学“若微读书会”首次活动拉开帷幕。校长刘四青、项目领衔人杨睿楠、导师柳国良及20余名青年教师参与活动,共同开启“共读・共享・共成长”的专业提升之旅。

插图1.JPG

  活动伊始,杨睿楠老师详细解读了读书会建设方案。她指出,读书会用旨在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后续将深化“读书+课堂”融合模式,每月组织1次主题研讨,推动跨学科教师协作。她表示,会依托学校提供的场地与物资支持,用好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完成论文、微课等成果输出,助力教师向“反思型”“研究型”转变,为打造校园阅读品牌、辐射家校社教育力量奠定基础。

插图2.JPG

  随后,刘四青校长为在场教师讲述“若微读书会”的历史渊源与核心价值。他提到,“若微”二字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承载着从书籍中汲取成长力量、传承教育精神的初心。围绕教师成长,刘四青校长提出三大目标:一是以“若微之心”坚守教育初心,让育人使命扎根心底;二是借读书构建专业发展动力,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阅读赋能;三是以读书会为纽带,为教师打造专业成长伙伴团体,打破学科与年级壁垒。

插图3.JPG

  最后,柳国良主任结合共读书籍《教师如何快速成长》,分享读书心得。他指出,内驱力是教师成长的核心动力,强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能帮助教师抵御职业倦怠,主动突破舒适区;学习力是应对教育变革的关键,教师需不断更新教育理论、吸收跨学科知识,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行动力决定成长高度,教师要将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通过优化备课、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果;沟通力是构建和谐教育关系的桥梁,需学会换位思考,化解认知与情感冲突;研究力是专业提升的重要路径,要善于观察教学现象、总结经验,参与课题研究;反思力则是自我迭代的镜子,通过撰写教学反思、参与研讨,持续优化教学策略。柳主任的分享紧扣教学实际,为教师成长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与方法。

插图4.jpg

  此次“若微读书会”活动,不仅深化了教师对专业成长的认知,更搭建了交流协作的平台。未来,罗溪中心小学将持续推进读书会建设,以阅读赋能教师发展,助力打造“书香校园”,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撰稿:徐娜,摄影:徐娜,审核:宗湛蓝)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