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新北区小学语文优秀教师培育室第27次活动在百丈中心小学举行,活动围绕“言语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这一主题开展。此次活动还有幸请到了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羌杏凤校长一同参与。
我们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呢?张波兰老师通过一个问题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再通过一张图片,走进了神秘的原始森林。孩子们读诗找词,找出祖先的活动轨迹,将轨迹演绎出来;孩子们读词想象,想象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画面变成小诗。张老师的课除了抓语言特点外,更抓住诗歌这一文体,用多种方式朗读,词语的重读,句子的停顿,语调的上扬,她指导得非常细致。而郭文洁老师的《青蛙卖泥塘》,就更有意思了,“哞哞哞,一只老牛听见了青蛙的吆喝声,忍不住来了……”郭老师紧紧抓住了该课的文体特点,加以生动的教学语言,把孩子们带进了这个故事,她抓住“不过”一词,教孩子们怎么学老牛说话,她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什么时候“挺舒服”,她还教孩子们怎样表演,怎样评价自己的伙伴,孩子们都深深沉浸在课堂之中,他们在郭老师的引导下,变成了“青蛙”,变成了“老牛”……他们从不会演到我想演,从不会评价到欣赏伙伴,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课后,大家聚在一起就两节课谈起了自己的感受。陆霞老师觉得张波兰老师的课注重方法的指导,郭敏老师觉得张老师的课也重视语言的训练和资源的引进。马利平老师觉得郭文洁老师的课听着“挺舒服”,语用点挖掘得巧妙又有层次,让人很羡慕。培育室领衔人潘敏校长觉得这两节课是有质量的课,老师们在研究教材的时候,紧扣了学生所属的年段目标,把握住了文体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实地学习着中国的语言文字。同时他也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以后老师在课堂上能步子小一点,不要贪多,让学生学得更扎实一点。最后,区教师发展中心羌校长就今天的活动做了总结,她赞赏了长期以来,培育室能紧扣语用来展开学习和研究,同时她也希望老师们能提高捕捉学生资源的能力。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培育室在潘敏校长的带领下,不负光阴不负青春,始终朝着共同的研究方向前行。语文之路,道阻且长,而今,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