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常州市新北区罗溪中心小学中高年级科技活动小组来到罗溪镇政府,分别向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建设局、罗溪镇环境卫生管理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常州市罗溪镇委员会发出合理进行垃圾分类的建议。
常州市新北区罗溪中心小学在持续开展“社区里的厨余垃圾去哪儿了”科技实践活动后,发现许多地方的垃圾果壳箱均已安装或更换成了不可回收和可回收的新型标准果壳箱,但离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还有很大差距。大部分小区居民没有做到垃圾分类投放,每家每户每天产生的垃圾不管是厨余物还是其它垃圾均投放到小区垃圾桶里,基本上不分类投放;许多地方的分类垃圾果壳箱也是形同虚设,群众投放垃圾也是基本不分类;现有的环卫工人集中收集的环卫车也是单箱电瓶车,根本谈不上分类收集,就算居民群众分类投放了垃圾,但最后还是收集到一起,送到各街道环卫所垃圾中转站经集中压缩处理后,装车送到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场,而没有真正分类收集。科技小组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指导居民垃圾分类的方法;有物业管理的社区应准备一些垃圾分类专用袋,方便居民领用,分类袋上可印上垃圾分类宣传口号和垃圾分类小常识。让居民知道如何分类(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合理调度垃圾车运输时间,分类收集各类垃圾。垃圾分类要人人自觉,从娃娃抓起。
罗溪中心小学已经开展的科技实践活动“生活废弃物的的处理现状的调查与建议”“2019年的旧鞋子去哪儿了”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都获得了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同学们了解了关于可回收垃圾的处理,现在开展居民小区里的厨余垃圾处理情况的调查,是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一个很好机会。
垃圾分类也需要我们改变观念。传统的垃圾丢弃习惯根深蒂固,观念的改变还要从娃娃抓起,要把老师教授的垃圾分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每天都很认真“监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进行垃圾分类,分类错误时可以及时指出,一家人也逐渐养成日常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倡导并带头开展垃圾分类,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全民人人动手,一起为改善生活环境努力,一起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撰稿:柳国良,摄影:叶楠,审核:谢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