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大多数家长都进入到一个迷茫期。对于孩子的学习,他们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因此,如何认清并调节自己的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缓解家长们的焦虑情绪,“未来家长云课堂”准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2021年9月18号,三井实验小学的家长们齐聚云端,共同倾听了来自塔塔老师《与自己对话:看见自身的情绪开关》的讲座。
在讲座之前,邱华国校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道,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不同的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模式也不相同:有的亲子关系像是朋友,有说有笑;有的则是比较紧张,争锋相对。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家长是否掌握到教育的本质,即构建关系。关系基于情绪,好的情绪促成友好的关系。因此,掌握控制情绪的技巧就很重要。邱校长还提出,家庭教育也需“持证上岗”,即家长需要学习专业的知识,由凭感觉转变为到凭章法和专业知识进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有所讲究和技法,值得家长们去学习。
讲座伊始,塔塔老师就说道,她通过改善跟孩子的对话,进而改善了和伴侣、父母的关系,甚至是改善了和同事、朋友的关系,生活也变得轻松许多。因此,“对话孩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什么是情绪?塔塔老师解释道,情绪是尚未被听见的感受。它会反馈给你内心最真实的需要,支持着你的生活。情绪是内在感受发出的一种信号,它就像大海中的波浪,此起彼伏。而情绪模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外在的人、事、物发生交互时候的一个内在反应,是人内在的一种声音和反应机制。父母就是孩子的镜子,情绪模式在家庭中会被传承,我们希望孩子带着一种内在的积极的反应机制,那首先我们也要学会积极地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反思自己,是和孩子直接发泄情绪多呢?还是真实地表达自我的感受多呢?亲子对话应该以积极的情绪为主导。对话是心与心的交流,太多的指责会切断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身为家长,要学会积极地表达情绪,即转变平时一些语言习惯,化消极的发泄为积极正向的交流。就双方的现实需求达成共识,不需要其中任何一方的牺牲和隐忍。
塔塔老师还向家长们介绍了“时间冲突感”这一概念,即家长多是以未来为导向思考问题,更关注未来的目标。而孩子则以当下为导向,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周围,对周遭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因此为了创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去体验此时此刻的一个情景,产生共情,更能拉进亲子关系,促进良好的亲子沟通。
听完了塔塔老师的讲座,三井实验小学的老师和家长们都表示收获颇多。他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戎爱华老师: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人生是由一连串无聊的符号组成。”的确,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时光都在很普通的日子里度过,有时,看似很正常的生活,感受上却似走进生活的误区。有点浑噩,有点疲惫,有点茫然,有点怨恨,有点期盼,有点幻想,总之,就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绪、感受占据了内心的思想,生活,而懒得去清理。其实我们自己,不就是自己最好的知音吗?世界上还能有谁能比自己最了解自己呢?还能有谁比自己更能替自己保守秘密呢?朋友,当你烦躁、无聊的时候,不妨和自己对话,让心灵推入自己的灵魂中,是自己与自己亲密接触,静下心来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问问自己:我为何烦恼?为何不快?满意这样的生活吗?我的待人处事错在哪里?我是不是还要追求工作上的成就?我要的是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吗?生命如果走完,我会不会有遗憾?我让生活压垮埋没了没有?......有位作家说的一段话很有道理:“自己把自己说服,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顾晓慧老师:双减政策下家长们或焦虑或佛系,我想家长可以趁此机会了解孩子的学习起点、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和孩子一起学习。因为各种原因,每个孩子的学习起点、学习兴趣、学习需求是不一样的。学习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需求,作为家可以设计各种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需求。“和孩子一起学习”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它对了解孩子的学习起点、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作息时间,帮助和督促孩子实施。对于小学生甚至初中生而言,规划学习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落实学习计划也常常需要督促和监督。周末和节假日,家长也可以尽可能多一些和孩子一起学习,如一起阅读一本书并交流讨论;也可以重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孩子一起完成作业;一起制定家务劳动、家庭活动的计划并一起实施等。
三(1)班全纪辰爸爸:听完了老师的说话,不禁反思自己平时的做法。不辅导作业的时候,亲子关系很美好!一旦到了对孩子有所期待时,就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听完课后最大的感就是要和孩子心平气和地交流!
三(2)班徐天泽家长:在“双减”的背景下,首先做为父母我们不能盲目跟风焦虑,更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双减”减的是孩子的学业压力与作业负担,而不是家长的家庭教育责任。其次,“双减”减的是孩子被压榨的课余时间与无效的刷题,更加考验家长的家庭教育,学习力,引导力,更加考验家长的教育理念。最后,我们要相信孩子,多肯定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陪伴,与孩子共同进步成长,做有智慧会陪伴的父母。
三(3)班翁煊桐妈妈:看完本期的家长大学,感受颇深。深知情绪是尚未被听见的感受,是感受发出的信号,是内在的声音。我们要了解情绪的缘由,学会与感受带来的情绪共处。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把自己的情绪带给孩子,这不仅让孩子觉得很困惑,而且造成了亲子关系渐渐疏远,这样只会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家长与孩子之间经常会有情绪化学反应,家长的真实是对孩子极大的赋能与共情,可以促使化学反应关系更融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与孩子应该一起走进彼此的内心,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交流,坦诚相待,以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为照顾点,正确地引导孩子的行为,避免简单粗暴地强加自身情绪。当孩子和家长情绪都很激动的时候,不妨先分开,做深呼吸,或者转移注意力,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我相信当家长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之下孩子也会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彼此达到共赢的效果。
三(4)班叶苏羽墨爸爸:
塔塔老师亲切的话语让人感觉如沐春风,短短半小时的讲座让人受益匪浅。情绪是内心感受最真实的反馈。稳定的情绪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石。与自己对话,问清自己的内心,弄清自己情绪的来源能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情绪,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
撰稿:范嘉丽
摄影:三年级班主任
审核:陆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