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借助“课后服务5+2”模式,有序推进“五项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2021年9月30日,新北区吕墅小学数学教研组紧紧围绕“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开展主题教研。
本次沙龙活动由朱茜老师主持,全体数学教师参与。朱老师强调要严格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要求,加强作业设计,倡导设计科学合理的作业,提高质效,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针对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各年级老师根据作业设计展开积极思考与讨论。根据学生不同的学力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布置。各年级组老师还介绍了“双减”背景下各个年级的作业布置要求及安排。
吴汝敏、陈怡老师作为低年级段代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低年级没有书面作业,怎样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呢?根据低年级的年龄特点,可以设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比如在学习“9”的组成时,自编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像10、2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等都要达到一定的速度,那适当的练习是必要的,所以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比如数学游戏,与父母对对子来背诵记忆乘法口诀。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关注的是学习的活动方式,所以形式不断变化,他们也可以反复学习同一个内容。
钱洁、陈贝玲老师作为中年级段代表交流介绍了各年级的作业设计设想:作业布置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严禁“一刀切”,提倡分层、分类作业。尊重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完成基础练习的情况下,可以布置实践类的作业,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比如三年级的“千克和克”,可以让学生走进超市、菜场,找一找、称一称1千克有多重?四年级的“升和毫升”,让学生学会估一估、试一试1升的液体可以倒满几个纸杯?做一做1升的量器等。
蒋天波、徐敏老师作为高年级段代表针对本次研讨主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学会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来自于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则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乐趣。如五年级学习的正负数,可以让学生调查一个月家中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六年级学习的测量物体的体积,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操作。其他各年级老师针对此次研讨主题也进行了补充和交流。老师们参与热情高涨,教研氛围和谐浓厚,增强了团队意识,在此过程中大家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博取众长,从而使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与效果。
最后,朱茜老师对本次沙龙活动进行了总结:老师们要抓好重点,减负提质。科学设置作业种类、分层精选作业内容、合理布置作业量。在“双减”的政策下,更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撰稿、摄影:陈贝玲 审核:徐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