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的秋天是谁画的
像彩虹落在了秋天里
秋果娃娃
是你画的吗
枫叶娃娃
是你画的吗
秋雨娃娃
是你画的吗
……
大地妈妈温柔地告诉我
是大家一起画出来的
夏日的阳光还未来得及收起光芒,秋风就迫不及待的送来了习习凉意。伴随着阵阵的桂花香,10月14日下午,新桥实验小学全体数学老师齐聚录播教室,共同参与数学学科研修活动。本次活动以“小学数学真实情境下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为主题,常州市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陈建伟校长受邀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分四个板块进行。
专题学习奠基础
围绕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新桥实验小学数学负责人殷娟主任,组织全体数学组教师进行了关于真实问题情境下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水平的专题理论学习。基于《小学数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情境化策略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真实情境的理解与设计策略》等系列文章的研读学习,使老师们明晰了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引发了对提升学生高阶思维水平策略的思考。
课堂展示亮风采
由二年级组杨小颖老师执教了一节《认识平均分》,杨老师以其亲切自然的教风带着我们穿梭于灵动的儿童课堂中。上课伊始,杨老师以生动有趣的狐狸分奶酪的故事情境进入今天的授课,极大的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然流畅地引入到生活中的分一分的现象。杨老师设置了“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的活动,以学生中出现的“任意分”为抓手,提出启发性问题:“你认为哪种分法最与众不同?”“这样分公平吗”,逐步引导学生明确“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的数学概念,遵循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发展规律。整节课杨老师有的放矢的开展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勾联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发展中的认知结构,从具体到抽象,从低阶到高阶,顺利构建“平均分”的知识模型。
切磋分享共提升
接下来,全体数学组进入专题研讨环节,首先,由罗雯娟老师对“小学数学真实情境下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这一课题思想做了基本介绍。罗老师从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的内容与思路、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以及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就这一专题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借鉴或发展的方向,把真实问题情境引入数学常态化研究中、利用教材中的情境结合实际设计合适的“真实问题情境”、逐渐清晰真实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路径。努力使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感受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随后,全体数学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以《平均分》为课例,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进行分析,并发表了本年级组的理解与看法。
专家引领助成长
接着,由常州市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陈建伟校长对本次的数学教研活动进行了高位引领与详细指导。首先,陈校长对杨老师针对《认识平均分》这一堂课提出了高度赞赏,充分肯定了杨老师的教学热情与过硬的教学能力,并提出了本节课杨老师展现的三大亮点供全体数学老师学习。1、资源意识强:杨老师敏锐的捕捉学生的课堂资源,并能充分利用放大其中的数学功能,层层推进了课堂的进展,使学生真实感受到“平均分”的概念;2、关注多样化的资源:根据知识的系统性特点,关注到知识前后的关联性,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3、关注课堂中的核心问题: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数学问题,并联式的问题推进,不仅凸显了“平均分”的概念,感受知识的本质,也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接着陈校长对本次的活动主题做了高位指导,陈校从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方面解释了高阶思维的本质,以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设计、理解、应用低阶思维到分析、综合、评价高阶思维的发展,论述了教育研究中应该达到的目标,应将研究的关注点引入到高阶思维水平的培养路径中,给全体数学教师的继续研究与探索明晰了方向。
最后,由新桥实验小学姚建法副校长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并就本次活动研究的主题对各年级组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1、围绕主题进行设计教学活动,明确每个活动的目标;2.基于学生视角,有序推进教学过程,从而生长学生的思维;3、立足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开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旅程,从而优化学生原生态的学习方式,
不懈的探索与不断的学习是照亮日常教育教学的阳光,只有扎实日常,变革实践,学生才会有内在真实的成长,教师才能真切感受到于自我蜕变中发展的魅力。本次的教研活动形式丰富,主题鲜明,引发了思维的碰撞,每位数学教师取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收获。教学无止境,思考亦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反思与学习,才能在坚守教育初心的路上越走越远。
一转眼
花儿不见了
变成了串串红果儿
站在一旁的枫树
把赞赏的巴掌
拍得哗哗响
拍红了手也不停下
撰稿:韦庆杰 拍摄:唐海楠 审核: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