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桑榆)
一直以来很喜欢秋天,
喜欢它的不温不火,
喜欢它的宁静,它的缜密。
秋风起,河水起涟漪,
枯黄的落叶,一片一片摇曳而下。
秋雨绵绵,
五彩的伞群组成了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乡间的田野甚是壮观,
成片成片的包谷杆舞动着长长的衣袖在风中翩翩起舞,
庆贺着今年的好收成。
红红的苹果在枝头翘首以待,
摘果的大妈望着一个个硕大的苹果眉开眼笑。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又到了一年收获的季节,在这饱含希望的时节,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永军教授于10月27日再次莅临我校,为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内涵建设项目高质量推进等工作给予指导。本次活动由学校主课题汇报交流、“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项目研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交流研讨、“儿童诗”特色文化展示活动汇报文稿及各项活动细则研讨四个主题组成。
学校主课题汇报交流
此前,在吴教授的精心指导下,我校主课题《涵养儿童诗性智慧的小学学科教学变革研究》已经通过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市级推送。活动之初,叶凌主任再次就学校主课题的文献综述和核心概念界定部分存在的困惑与吴教授进行了探讨,吴教授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的申报方案,称赞可以将其作为课题方案撰写的样本。关于课题的推进,吴教授建议先列出详尽的计划表,并按照课题章程制定出立足“关爱、灵性、审美”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和课堂观察量表,展开课堂实践。张红梅校长在与吴教授的探讨中,也给出了高位的引领,建议学校教科研部门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各学科的责任基于此制定关于本课题的教研计划,真正将课题研究落地。
“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项目研讨
章丽红副校长汇报了我校“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项目方案,并就方案建设存在的问题向吴教授进行了请教。吴教授认为,制定“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项目方案前,首先要明确时代对于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例如近期提出的三个回归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四有好教师的解读等等,再针对这样的标准,寻找差距,找准本建设项目想要解决的问题,无论是章丽红副校长的汇报,还是张红梅校长进行的补充,都能看出我校已经学好政策、做好诊断。后期,可突出特色,细化措施,育“大先生”教育情怀。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交流研讨
在上次规划论证的基础上,在下午的活动中,姚建法副校长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与吴教授进行了交流。新的时代,需要带着前瞻的眼光对学校发展进行规划,发展规划形成的过程其实就是学校发展愿景形成的过程,可以说,发展规划的论证与落实至关重要。吴教授指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可以和学校主课题和“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项目相整合,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站在新三年发展规划的起跑点上,吴教授也表达了自己的期待,期待学校各领域层面可以考虑新举措、达成新突破,从而寻找到学校新的生长点。
“儿童诗”特色文化展示活动研讨
本学期的十一月份,我校将承办“儿童诗”特色文化展示活动,张丽副校长围绕“诗性生长的力量——儿童诗教育20年的校本实践”将活动的相关布置进行了交流。关于本次活动的举办,吴教授也很重视,不仅对我校提出的方案表示了赞赏,也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视角给出参考,他表示本次活动可以分成儿童诗本身、超越儿童诗的文化、展望三个部分展开。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很多路径,比如名字、名人等。展望中要有诗性变革,走进新时代,体现进阶的过程及学校文化建设多元途径。
新的征程正在开启,学校的各项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吴教授的指导,对学校课题研究、团队建设方案、发展规划既是一次高位引领,也是一次路径明晰,对学校品质提升和内涵建设项目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罗雯娟 摄影:罗雯娟 审核:章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