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八年级班会观摩课在八(1)班准时开展,八年级全体班主任共同聆听这样一节班会课。
课上,八(1)班的汤石同学以暑期电影《长安三万里》中人物高适的口吻,给大家写了三封信。
第一封信讲述了高适小时候学习不好的故事,对高适来说,自卑是一根刺,他拔掉这跟刺,与自己和世界和解,心中的锦绣,终有一天会吐出来。于是汤石同学组织大家一同书写挑战信,鼓励大家挑战自己的那根刺。
第二封信讲述了高适怀才不遇,年老才走向成功的故事,汤石同学提醒大家,高适因为他的坚持获得成功,同学们也应当有所坚持。于是她组织大家一起书写“新学期5个坚持学习的理由”,带领大家一同自我激励。
第三封信展示之前,汤石同学先给出两种生活模式让大家选择,同学们不约而同选择了“自由、激情、诗和远方”,而无视了“考进理想高中、考试满分”,而高适的信则表示“我的志向虽大,但却没有台阶”,人生很多功利、庸俗的目标,反而是人生路上的引路牌,是通往梦想和星光的阶梯。
三封信,三个简单的道理,同学们也有了自己的感悟:
巢茹洋:这次班会课是由同学独立上完的,让我看到了我们班同学的独立自主和镇定自若。在这堂班会课上,我们深度挖掘了自我的内心,让自己心中的那根“刺”无处可藏。我们要学习高适,厚积而薄发,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追逐自己的理想,用自信和自强搭建成功的阶梯。
汤石:作为上班会课的人,我体会到老师上课的辛苦,课堂上对时间的把控,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组织同学们开展活动……无一不是困难。而这节班会课的内容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其实每个人内心的都有一根“刺”,也许是自卑,也许是别人嘲笑,这正是我们要勇敢面对的。感谢老师们和同学们,让这节班会课能够完美结束。
吴可馨:汤石同学主持的班会课让我印象深刻,她镇定自若,神情专注,很有老师的风范。这堂班会课让我们知道,要拔出心中那颗刺,带着坚持下去的理由,朝着理想进发,不到最后绝不放弃。
班会观摩课活动,旨在强化教师德育意识,提高教师德育工作能力和学生集体意识,以活动为中心,利用“看、想、说、做”促进学生“知、情、意、行”,进一步发挥班会课作为德育主阵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班会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多年来,中天实验学校以班会观摩课作为载体,不断探索学校德育方法,努力打造属于中天实验的德育名片,致力于成为“高品位、有特色、现代化、国内一流的中华名校”。
(撰稿:赵安 摄影:纪兰 审核:纪兰、史明正)